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高中生票选“最想取消的学科”:英语仅排第二位,榜首实至名归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4-30 09:51:41

数学、语文、英语一直以来都被称为“老三科”,这是莘莘学子们从小学到大的科目。而其他“小四门”也好,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文学科也罢,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增长或学习方向的改变等,会逐渐增加或减少。

虽然说学无止境,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一个科目学得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不管学得好坏,不管老师多么努力的教学,不喜欢有时只是单纯的对该学科失去了新鲜感。

比如网络上就有一项针对高中生们的调查,让高中生票选出“最想取消的学科”,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们的心声吧!

“最想取消的学科”票选结果正式出炉:英语仅排名第二位

在人们的认知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因为没有母语那般的语言环境,往往会被认为是学生们“讨厌”的学科,可结果并不是大家想像那般,因为有一科已经“完胜”了英语,成为学生们“最想取消的学科”。

●数学作为榜首可谓是实至名归

其实学霸们的“最爱”,学民们的“恶梦”,就是数学。在票选活动中,数学被投了4000余票登上了榜首。

说数学是理科的基础,更是实用学科,可不受喜爱的程度完全超出意料。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对于没有“理科脑”的同学来说,学习数学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数学环环相扣的特点,很容易出现落下一个知识点随后步步跟不上的局面,所以被“痛恨”似乎一点也不意外了。

●英语学科备受学生诟病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很早就被纳入到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了。可人们虽然很重视英语,但是因为缺乏语言环境,所以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带来不少弊端。

一方面,英语属于“高投入低成本”的典型代表,哪怕掏空了家长的钱包,但成绩依然提升幅度不明显。

另一方面,除了参加应试以外,并不是所有人在学业结束后都能够在职场中用得上,因此有些“实用主义者”自然会对英语有所诟病。

●物理凭借出众的难度排名第三

有许多学生在进入初二后,明显感觉到学习上的吃力,这与增加的物理科目有直接关系。

按理说,物理源自于生活应当不难理解,但一上升为理论层面,学科难度却明显加大,而做题悟不透,则会让人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对于不少同学来说,物理也凭借其出众的难度荣登三甲。

偏科是学生群体中的“通病”

其实从票选名单上来看,能够上榜的“选手”,无一不是令同学们“苦手”的科目,甚至是偏科“瘸腿”的学科。

特别是“物理”,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由于专业组覆盖率比较高,甚至一度成为了必选科目。这就意味着如果大家成绩不理想,恐怕会影响最终的报考结果。那么这种偏科现象真的正常吗?

事实上,偏科在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比如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或物理就会差一些;再如理科生不喜欢背知识点或记语法,可能在语文或英语的学习中就会吃力些。

另外,有的学生是越偏科就越学不进去,如果将学习比喻成木桶,分数比喻成水,久而久之,短板处不补齐,怎么装水也都将流失,势必影响整体储水量,分数又怎能达标。

所以面对苦手科目,同学们还是要先努力攻克薄弱知识点,先从思想上勇敢面对,不要有畏难情绪。

偏科也有解决方法

想消除偏科产生的影响,在具体执行方法上,笔者建议可以先从预习入手。为了避免课上消化不了,大家可以提前先对知识点进行简要的梳理,了解老师即将讲授的相关内容,做到心里基本有数。

在课堂上,也要用心跟随老师的讲解,遇到难点或不理解的,如果有条件的要立即进行提问,如果没有条件的,也要进行标注,课后找老师问清楚。

在复习的时候,要多分出些时间给薄弱科目。如果是理科可以多刷题;如果是文科可以多背诵。越是简单的“笨”办法,往往越是有效的。

在每次小节测验中,同学们还要用好错题本,将错的知识点抄下来,反复练习。当你排除一个个困难,打开一个个症结后,相信就不会有难题难倒你了。

试想,每天解对一道题,攻克一个难点,随着时间的积累,都将是很大的进步。

新高考模式下,同学们要懂得扬长避短

当然,在高考报考环节中,同学们也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发挥所长,避其所短,不要光顾着学科专业覆盖率高、未来更有发展等几个要素,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选择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

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心理上存在着厌倦或畏难,但人生又何尝不是挑战与学习的过程呢,考上大学只不过是学业的一个节点而已。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偏科的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想取消哪一科呢?

关键词: 实至名归 第二语言 久而久之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