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热播韩剧,高中生子成热议话题,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2-05-07 13:44:52

介绍:一部热播韩剧,把青少年推到娱乐的风口。面对真实的“青少年父母”社会问题,身为家长,你还不着急吗?

《我们的蓝调时光》是一部韩剧,为了在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挖掘稀缺资源和题材,韩国的娱乐公司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出其意料的把视角放在了高中生的身上。在创作的剧作中,让这些还未成人的孩子们,读书期间怀孕,父母和学校居然还放任孩子的出生。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另辟蹊径的制作人,甚至还及时地推出了相关综艺节目《长辈们不理解的高中爸妈》。这一波操作,真的是让人惊掉下巴!

韩国人的法定成年年龄是20岁,这些高中生显然还未成年,能想出这样题材的编剧,也真是突破了道德底线。是不是因为韩国人口问题逐年下降的原因,让这些娱乐公司也开始为国家着急了?

剧作内容

身为学霸的两个年轻人,是一对甜蜜蜜的高中生恋人。原本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希望通过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医学院,逃离家乡,改变自己的命运。两个孩子都是来自单亲家庭,女孩是年级第一,男孩是年级第二,没想到心目中的学霸也没有抵制住诱惑,偷尝禁果,意外怀孕。

剧情发展到这里,本应该由父母、老师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不仅男孩同意她把孩子生下来,就连家长、邻居、老师和同学都接受了这件事,学校对这件事情不进行处理,反而让女孩休学,给出回家好好休息养胎的建议,让女孩生完再复学,贴不贴心?温不温暖?意不意外?

我想,很多观众也是为人父母的,家中的孩子也正处青春期,当你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是否能接受剧情的设定?是否担心这两个原本还是孩子的孩子成为“青少年父母”后的人生路?

社会现象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很多关于青少年怀孕生子的新闻。而且很多网站为了吸引网友的眼球,对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用“直播”等敏感词汇吸流量,对当事人的隐私也大肆宣传,毫不避讳。

还有网站的提问区,还给出了“高中生子对高考资格没有影响”的回答。

我们的社会,身为家长的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生子已经宽容到了这样的地步吗?

像韩媒这样,专门做一期综艺节目,对此类事件加以渲染和宣传,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大众的口味?是否也代表了社会大众的观点?

家庭和社会责任

不可否认,现在孩子一般都早熟,过早地开始谈恋爱、偷食禁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中更多的问题是,以父母主导的家庭教育和学校主导的道德理想教育的失败,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引导,造就了这一现象的泛滥。但是,这并不是说,社会就真的能接受这样的情况无限地发展下去,也不代表大众已经接受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首先,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孩子的需求,应该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

身为父母的人,不妨仔细想想,在你们为人父母之前是否真的想过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为人父母?”其实,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甚至大部分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生孩子,难道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吗?父母的不同思维方式、语言行为、教育理念,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问题。

父母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特别容易使家庭教育偏离原有的正确方向,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好成绩,忽略了对孩子内心的抚慰和想法的沟通。父母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没能达成的希望都转嫁给孩子,对孩子寄予过高、过大的希望,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学习压力,让孩子不堪重负,这样的做法难免不切实际。

不少父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绩,唯“成绩论”,忽略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所重视的成绩问题,所以对“教育”有理解偏差的父母,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绩和名次,只要孩子考试成绩好,名次好,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可以答应,忽视了他们应该履行的心灵抚慰和理解沟通的教育职责,对孩子的品德和人品却不被关注。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迷茫、需要关心安慰的时候,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人,应该是孩子最值得信赖的人,更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之人。如果父母在家中与孩子的沟通不到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势必会和孩子产生对立的状态。对于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对孩子的问题漠不关心,一味地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和学习,随着孩子的长大和心智的完全,逐渐的就会让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产生叛逆、敌对的家庭关系。甚至严重者,还会对父母大打出手,让父母伤心、着急、无奈。

现在大部分的父母都以要赚钱养家、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基础为由,对孩子不闻不问,交给家中的老人进行看护照管。熟不知,老人能给孩子的只是生活中的照顾,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人格成长、三观形成,并不能构成有效的指导,起到应有的作用。父母教育理念的偏离,职责越界,自然导致家庭教育容易出问题。

其次,学校不能一味地要成绩,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

学校,往往是一俊遮百丑,一黑毁所有。只要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会被看作好孩子,被评为“三好学生”,被选为学生干部。什么头衔都可以给这些成绩好的学生,至于这个孩子的品德是否好,人品是否高,老师不会辛苦去了解,也就根本不会被收纳在老师的考虑范围内。

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始终都是老师眼中的“差等生”。不管这些孩子有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天赋如何,统统都以“成绩欠佳”为由,判定为无能的孩子。这是老师对职责的敷衍和搪塞,也是学校对教育职责的忽视和冷漠。

事实上,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第一位的,起着重要制约作用的是学生的品德和品格。不管学生的成绩多好,品德发育不全,同样也会走向人生的失败。比如:开车撞人致死案中的药家鑫、复旦大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等等。他们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因为品德品格的丧失,最终沦为人生的失败者。

学校应该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育。尤其是身处青春期的学生,更是需要老师和学校重点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家的时间,父母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也仅仅局限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大部分的时间孩子都是在学校和老师接触,所以老师应该有更多的关心给到每一个孩子。

最后,社会不能一味的渲染事件成热点,应该更多的关注事件背后的原因

现在的社会已经是网络时代,任何信息只要一传到网络中,就会以很短的时间进行发酵和传播。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应该尊重事件的事实,不要刻意地夸大,更不要为了获得点击率和流量而不断的蹭热点,四处传播。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如果我们的网络上充斥着这些负能量方面的不良新闻,对我们的社会风气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对我们的青少年更会有恶性的引导,甚至摧毁孩子们的三观。

社会的媒体,在播出相关影视作品和报道有关新闻的时候,应该多注意言辞和用意,不能让这些不良观念的东西在社会上四处传播。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共同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职责。面对孩子成长中所产生的问题和心理健康,家长和学校都应该积极地面对和处理,家校配合,勤与沟通,对孩子的每个问题都要引起重视,而不是互相推诿,漠不关心。

关键词: 专门训练 综艺节目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