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民生1+1 >

南阳男童失踪30小时被救:还有多少枯井没被重视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9-08-28 16:09:57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报道,8月25日晚上11点半左右,河南南阳新野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一个孩子于8月24日下午4点左右失踪,已经失踪了30多个小时,家人找遍了家附近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一口深井中发现了他。五分钟后,孩子终于被成功救出,被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孩子被找到并救出,令人无比欣慰。对救援孩子的消防队员,应该点一百个赞。但欣喜之余,当地有关部门更应该对“深井坠人”的相关情况给出说法。报道称,孩子坠落的是口枯井。该枯井出事了,接下来当地应该会将它填埋掉。但是,为何只有出了事才会想到填埋枯井?这是公众一直解不开的问号。一些地方和相关部门给出的理由不少,比如历史遗留问题、枯井数量和位置没有备案、不在管辖职责内、缺少资金等。但在笔者看来,这种态度属于典型的惰政思维——“等出了大事再高度重视”。

2016年11月,河北保定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男孩坠井事件,尽管当地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救援,但最终没能救活孩子。这次事件后,社会舆论强烈呼吁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机井所有者都负起责任来,别让废弃机井变成“吃人陷阱”。一些地方也要求“有案必鉴”,立即开展对农村枯井、城市井盖等类似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消除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虎口”。

然而,“枯井吃人”事件在一些地方仍时有发生。上网搜索不难发现,仅在2019年一年,“坠入枯井”的新闻就能跳出“一摞”——《咸阳12岁女孩失踪十余天村内枯井找到遗体》《甘肃一男子放羊时羊掉枯井 救羊不成自身被困》《(桂林)老人打水时不慎坠入5米深枯井 消防成功施救》……我们都不愿看到,这样的新闻“没完没了”,那么有两个困惑必须解开:首先,为什么鲜有防范坠井、普查填埋枯井的报道;其次,为什么事后鲜见任何问责启动?潜在着严重公共安全隐患的枯井问题,难道不在地方基层公共管理职责内?这恐怕并不合理。

一旦有人坠入枯井,地方政府会不遗余力调动各方资源,不计代价千方百计救援。然而,这种“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不应只体现在出事之后。或许,“平静”的时候要解决枯井问题,确实存在资源调动等方面的障碍,比如政策的、程序的……但这些工作,正应该是各级政府、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的问题。该重视的不重视、不解决,实质上也是一种失职。

农村私人建造的农田水井机井,因各种原因废弃后,需要及时填埋。这既是机井所有人的责任,也有乡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公共管理责任。县市区及乡镇政府应将此项工作纳入日程,出台制度规定,将责任明确落实、法定化。如果地方基层政府只管出事后救援,而在防范、消除隐患,保障村民安全的问题上少有作为,显然是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不完整、不到位。

关键词: 枯井救援 男童失踪30小时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