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吃出烟头
1月4日,微博自媒体宝鸡身边事爆料称,有网友投诉其1月3日在宝鸡开元海底捞门店吃火锅,用餐过程中吃出烟头过滤嘴。
帖文中还称,在和店长交涉的过程中,该海底捞门店店长一直推卸责任,还报警“恐吓”消费者。
1月7日,华云网联系宝鸡开元海底捞门店,询问是否有消费者就餐吃出烟头一事发生在该门店。门店工作人员回复称:是,事情正在处理中。
跨界卖首饰
火锅巨头海底捞,除了美甲、擦鞋和带孩子外,又多了一项本事——卖首饰。
辣椒、八角、藕片、香菇,海底捞将这些寻常的火锅食材打造成耳环,并为它们取了文艺的名字——角星、菇梦、椒颜和藕遇。
配合饰品特色,耳环盒子设计成四格,这是海底捞的经典锅底形态。
四款首饰在海底捞微商城上架,售价43-45元/对,材质为合金+925银。销售界面显示,莲藕款销量最高,已售出近300件。
餐饮品牌出周边,并非新鲜事。2019年9月,海底捞正式涉足文创领域,只不过,“脑洞”没有开太大。
彼时海底捞推出的第一波文创产品,主要包括环保袋、袖套、便利贴、手账本、ipad保护壳等,于9月下旬登陆全国门店。
价格较为亲民,如环保袋30元/个,袖套29.9元/对。
新款首饰或许早在那时便开始规划,对于网友“可以出火锅挂件”的建议,海底捞给出了“各种食材,还可以收集的那种”的回答。
对于以服务为强项的海底捞而言,跨界做文创可保持品牌新鲜度,增强消费者粘性,销售额也许并非重点。
进一步丰富自有品牌产品,也是海底捞的目标。
早在2017年,海底捞牌啤酒上市。2019年,海底捞开卖三种口味的盒装小龙虾。
随后,它又推出了“口袋坚果”产品,欲在竞争激烈的坚果市场分一杯羹。
随着线上产品矩阵逐渐扩大,被人调侃“什么都干得出来”的海底捞,很有可能正儿八经开个自有产品专卖店。
除了卖文创,海底捞还成立了量化投资平台,跨界之路越走越远。
资料显示,海底捞旗下量化投资平台“海悦量化投资”,正在市场上招兵买马,已聚集一批量化投资领域专家。根据天眼查平台,公司2019年5月成立,最终受益人为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持股比例47.85%。
对于海底捞进军量化投资,有网友认为“餐饮现金流充足”,也有网友持“隔行不取利”的反对态度,还有网友调侃“白天接盘子,晚上端盘子”。
按海底捞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9.3%至116.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1%至9.11亿元,业绩仍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火锅大王能否遍地开花?
关键词: 海底捞吃出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