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要闻 >

嘉和一品刘京京:餐饮冬寒心不寒 餐饮洗牌“闭店潮”

来源:中国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0-05-11 11:06:53

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了重创,3月以来部分商场中小餐馆陆续出现“关店潮”。作为连锁餐饮品牌,疫情之下,嘉和一品又是如何做的?

日前,中国网财经记者在全球木兰论坛上专访了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探寻嘉和一品的应对之策。

餐饮寒冬 人心不寒

“应该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整个餐饮业进入了冰川时代。”刘京京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餐饮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

春节对餐饮业来说,是消费的爆发期。但这次春节消费因疫情被动停滞,商家囤积的食材都面临着极大的销售压力和耗损。

虽然没有客流开门营业会增加成本,尤其消毒防疫的成本更是大幅增加。但嘉和一品很多店铺一直在坚持营业,保障员工就业同时,为宅男、宅女们提供健康外卖。

刘京京说,在经营困难甚至是营收基本归零的时候,大家要共同面对,有责任有担当,稳住就业。同时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盯着”员工,保证他们的安全;一个是保证供应,保障民生。疫情时期店面人流虽然骤降,但是很多消费者宅在家也需要吃饭、点外卖。

而为给中小微企业减轻负担,疫情期间,国家和地方各部门频频出手,在税收、公积金减免等方面为企业降成本。

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具体而言,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湖北省从2月到6月可对各类参保企业实行免征。

疫情危机 餐饮洗牌

刘京京提到,统计显示食材成本在一季度上升了18%。但疫情之中客流量骤降,店铺面临现金流净支出持续增长,收入却近乎全无的窘境。在这样的压力之下,2月份很多商家还勉强能扛过去,但3、4月份形成一些悲观情绪,有些店铺无法支撑下去,出现“闭店潮”,商场有很多店铺都张贴着“转让”的字样。

在这样的形势下,餐饮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是必然的。部分资金实力较弱的小商家因压力退出市场,而一些实力强大的餐饮品牌熬过危机。危机中因“闭店潮”而空出的优良资源,有余力的大品牌必然不会放过机会。

“原来拿不到的好资源,现在可以拿到了,借此餐饮企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刘京京认为,疫情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免疫力”的一次体检。

刘京京详细介绍道,疫情促进餐饮企业的数字化应用,云会议、远程督导等在未来或许也会变成一种常态;另一方面,疫情期间餐饮企业形成高频次消毒防疫的习惯,对未来企业食品安全的维护也是培训和提高的过程,会促进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企业竞争力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好的企业,也有被淘汰的企业。”刘京京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去把握好机会,化危为机。同时,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也才是一个企业制胜的不变真理。

审时度势 调整经营

4月以来,随着疫情的好转,餐饮业的“生机”也在逐步恢复。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刘京京认为,目前各行各业已在逐步迈入常态运营,如果能够在6月份恢复到往年同期的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状态了。从餐饮消费来讲,疫情将会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预计未来堂食消费会低于去年的比例,而外卖占比增加,同时人们可能会更加享受居家消费、居家烹饪的生活方式。

“对餐饮业来讲,要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品味以及业态是否适合未来的发展形势做判断,包括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够面向终端,走向零售市场,这些都是需要盘点思考以及作出调整的。

关于疫情之后嘉和一品会在哪些方面下“重拳”推动公司发展?刘京京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嘉和一品将从两端入手,一端是强化供应链,在自动化、精细化等方面下功夫;一端是加强食品化进程,把更多的优势产品食品化,让消费者在家就可以做出大师味道的美食。

在店面拓展方面,嘉和一品推出了“千人千店”计划。刘京京介绍,公司的体系是非常健全的,经过将近16年的积淀,供应链更加完善,我们认为现在是帮助小微创业者的良好时机。依托于嘉和一品的资金实力,在现阶段寻找更多的合伙人,给予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1000家店面将会是嘉和一品在全国市场的有利拓展。

采访的最后,刘京京强调:“中国未来的增长潜力还是非常大的,我非常有信心。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回暖,我国餐饮业很快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记者 畅帅帅)

关键词: 嘉和一品 刘京京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