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综合 >

交通整治效果凸显 杨小冬交通运输系统干37年

来源:常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14 15:25:04

“最近的‘春雷行动’,对交通整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5月12日,金坛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前中队工作人员杨小冬说,“近期,我们查处了29辆违规车辆,其中道路运输证未验审的就有20辆。”

生于1962年的杨小冬,已在金坛区交通运输系统干了37个年头,明年就要退休了。近40年来,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就是“敬业”。

杨小冬入职之初在薛埠镇交管所,当时,全所只有6名工作人员。他家在远离集镇的曙光村,每天一早,杨小冬就得骑自行车,翻过3公里的崎岖山路赶到所里上班。那时,对机动车辆征收养路费,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且难度大,每年所里都在为能不能完成征收任务而犯愁。那时的“小杨”,常年坚持在下班后“家访”车主,耐心地做宣传讲解工作,他的这种刻苦劲,感动了不少心里有疙瘩的车主,配合地前来缴费。

自从“小杨”上了班,家里的4亩多责任田上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就全扔给了他妻子打理。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记录,更多的是早上班晚下班、节假日加班,这样的敬业可就“苦”了他的妻子。每年秋收农忙,她总要关照杨小冬:下班早点回来,帮着收割稻子。杨小冬总是答应,也总是失信。

一次,天气突变要下雨,他家收割下来的4亩多稻子还躺在田里,急需捆堆,但杨小冬迟迟不归,无奈的妻子只好向亲戚求助,一直忙到晚上7点多才弄好。而约好了要走访6个车主的杨小冬,直到当晚9点多才骑着自行车赶回家,迎面而来的是妻子虎着的脸。尽管脸色不好看,但打那以后,妻子一肩挑起了家里的大小事。早出晚归也成了杨小冬的常态。

2000年,杨小冬被调到金坛区交通稽查大队一中队工作,逐渐变成了大家口中的“老杨”。一中队只有3个人,却承担着查处超载、超限违法运输车辆的重责。随着公路越修越好,货运车辆也越来越大,超载超限对公路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一些非法车主为逃避稽查,还和稽查人员玩起了“躲猫猫”。细心的老杨发现其中端倪后,建议改变稽查作业时间,来巧捉“躲猫猫”的“耗子车”。从那时起,老杨他们就在吃饭、休息以及深夜时错峰执法,打非法车主一个措手不及,有效地遏制了区域非法超载、超限货车的状况。

2011年,杨小冬因长期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了这一年度的政府嘉奖。

2020年疫情期间,杨小冬主动请战,去卡口日夜检查所有外来车辆和人员。40多天里,他没有休息一天,没同家人和亲戚吃一顿团圆饭,过度劳累使他在这40多天里瘦了10多斤。期间,他不仅帮助三轮电动车抛锚的卖菜老人,用巡查车帮助拖车到5公里外的镇上,还帮助生病的车主把车停靠到安全位置,并将之送到医院,从门诊挂号到诊疗安排妥当后才离开。

杨小冬日常的爱好是莳花弄草、听听歌、跑跑步。他的微信昵称是“简简单单”,在甘为小卒敬业工作的37年里,这就是老杨始终秉持的理念。

何嫄 徐俊祥 高罗胜

关键词: 交通 整治 交通运输 系统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