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快讯 >

儿童玩具行业现状是什么?2023玩具市场前景怎么样?

来源:深圳信息港    发布时间:2023-06-06 09:49:51

儿童玩具行业现状是什么?

影响玩具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儿童人口总数、生育政策、家庭收入以及消费意识最为关键。从“二胎新政”或引发的新一轮婴儿潮到社会结构变迁导致的中产消费崛起,越来越多的利好因素正不断推动我国玩具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实,将会改善我国儿童人口下降趋势,未来每年新生儿数将介于1780-1950万人,儿童人口总数将维持在2.2-2.5亿之间。而“婴儿潮”的到来将直接拉动国内玩具的市场需求。

伴随着全球玩具市场发展,我国玩具出口额也稳步上升,2017年我国玩具出口额达到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8%,是全球重要的玩具出口国;而国内玩具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五大省市,其中广东省出口占比67.39%,是国内玩具出口量最大的省份。

与线下商店不同,电商平台呈现专业化和种类丰富的优势,如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这些平台凭借价格上的优势以及快递上的便捷,足以让消费者买玩具时货比三家。

同时,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兴线上平台也在加速商业转化,增加了商品销售功能,吸引了不少玩具商家入驻。比如在抖音平台,线上玩具测评实验视频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流量,成为乐高、启蒙积木、布鲁可、澳贝、Babycare、奥迪双钻等玩具品牌销售的新渠道。 据蝉妈妈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在抖音平台玩具乐器销售额同比增长323%,呈现高速增长发展态势。深耕行业多年的火火兔,这两年也在借助新兴渠道与抖音、快手与达人合作、店铺自播等方式探索新增长。

不过,各平台发展优势也不相同,快手更下沉一些,抖音包容性更高、展现内容更丰富,视频号比较私域,小红书的种草经济更强。对于新兴的社区团购而言,更多玩具商家将其视为玩具销售的补充渠道。

潮流百货店这两年也成为玩具品牌进攻市场的“标配”。据悉,潮流百货店位置多选在人流密集地区,如大型购物中心、商场、地铁站等地方。潮流百货店诸如19八3、九木杂物社、酷乐潮玩,名创优品及潮玩集合店X11、TOP TOY均可看到不同玩具品牌的身影,品牌涉及迪士尼、万代、奥迪双钻、启蒙、Keeppley积木,产品种类小到贴纸、迷你盲盒、拼图、积木、桌游,大到毛绒玩具。

总体来看,由于外需市场增速放缓、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化等原因,且我国玩具出口以OEM代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受上游品牌方、设计方,下游渠道端等影响明显,国内玩具出口市场面临诸多压力。

凭借多年的发展经验和劳动成本等优势,我国玩具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玩具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玩具总销售额的70%以上产于中国,玩具已成为我国出口五大支柱商品之一。

儿童玩具行业市场以外销为主。我国玩具生产企业85%以上以外销为主,玩具出口额约占我国玩具总销售额的80%。内销市场占比小、产品类型较单一、处于行业品牌化的初期。国内市场玩具种类约为3万多种,而全球范围内的玩具种类高达15万种。国内玩具种类主要包括:布和毛绒玩具、塑胶玩具、电子玩具、模型玩具、益智玩具等,大部分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创意性和互动性强、档次较高的玩具产品还未成为消费主流。

儿童玩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儿童玩具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影响玩具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儿童人口总数、生育政策、家庭收入以及消费意识最为关键。从“二胎、三胎新政”或引发的新一轮婴儿潮到社会结构变迁导致的中产消费崛起,越来越多的利好因素正不断推动我国玩具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

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母婴消费主力,他们在慢慢改变市场,并且消费需求呈现高品质、品牌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催生越来越多细分的新锐品牌不断涌现,比如 积木、潮玩、STEAM玩具等细分品类也是后发者的机会所在。

随着人口众多的“80后”一代长大并陆续成家,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婚育高峰,同时,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这将进一步强化第四次婴儿潮的人口规模。根据国家卫计委调查结果显示,已婚育龄人群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93个,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中近40%有再生育的打算。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实,将会改善我国儿童人口下降趋势,未来每年新生儿数将介于1780-1950万人,儿童人口总数将维持在2.2-2.5亿之间。而“婴儿潮”的到来将直接拉动国内玩具的市场需求。

此外,线下渠道还有母婴店、商超、零售店、机器人商店、快闪店、玩具展会以及经销渠道。像婴童玩具展会、潮玩展、动漫展等,有利于玩具品牌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与行业趋势,如果拓展海外市场,还可以深入洞悉当地的市场。

2023玩具市场前景怎么样?

中国是一个玩具生产大国,全球约80%的玩具在中国生产。最重要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是五省一市: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福建。其中广东省是中国的玩具大省,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广州、汕头澄海、佛山等地。中国玩具业大部分的出口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527万余家玩具相关企业(经营范围含玩具,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其中超83%成立于5年内,超55%为个体工商户。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玩具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59万家;其次是浙江省、陕西省。近十年来,我国玩具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注册量逐年上涨。其中,2021年注册173万余家,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至今注册10万余家,相当于平均每天成立2700余家。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玩具行业上游主要为五金行业、电子配件行业、包装行业、塑料行业等,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木制、金属、布艺等;中游为玩具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加工;下游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直销、经销、电商、外销等,流向玩具产品的终端消费者。

数据显示,中国玩具核心出口国仍以欧美为主,但东南亚、中东以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引领增速。阿里巴巴国际站玩具行业运营负责人吴韵表示,欧美消费者在通胀压力下,市场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庞大的儿童数量、较低的人均儿童玩具消费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使之成为全球玩具业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攀升,近五年来中国玩具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玩具类支出将越来越大。中国是玩具产品生产大国同时亦是出口大国。全球绝大多数的玩具都在中国生产,中国玩具产品的90%左右直接出口,出口的七成以上玩具都是属于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玩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近年来,国内玩具企业主动加大国内营销渠道建设,把握内销市场机遇。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强国内市场开发力度,国内市场已逐渐成为企业未来重点开拓的领域。

玩具已不单是儿童的专利,社会大众多元化的参与是智能玩具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智能玩具是集高科技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不仅仅用于玩耍,更是寓教于乐,老少皆宜的。对厂家来说,这些功能为其增加了巨大的附加值,往往智能玩具可以卖到普通玩具的好几倍价格,为厂家赢得了效益。

随着功能的多样化,玩具已摆脱仅为儿童提供娱乐的限制,其功能逐渐适应成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愿意购买适合自己的玩具。另一方面,部分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催生了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玩具,其中,美国和日本是全球老年玩具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

随着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玩具界限,特别是随着智能时代到来,电子游戏的兴起对传统玩具行业带来了冲击,智能玩具应运而生,成为新产品的研发方向。近年来,我国电子类玩具占比不断攀升,电子类玩具零售额增长率一直高于非电子类玩具。

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家长购买力不断增强以及智能玩具行业快速发展。基于计算机、微电子、微传感器、芯片制造等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及在传统玩具行业的应用等有利因素,智能玩具品种将不断丰富,进而推动行业发展。预计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为120.4亿元,同比增长82%。

目前,我国凭借多年的发展经验和劳动成本等优势,我国智能玩具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玩具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玩具总销售额的70%以上产于中国,玩具已成为我国出口五大支柱商品之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现在人均玩家的消费水平很低,与欧美对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由于中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让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了,不论是大人玩具还是小孩子玩具的企业都有快速发展的机会。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玩具产品结构开始倾向电子化,与传统玩具相比,智能玩具给儿童带来的新颖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功能更为突出,未来将超越传统玩具产品,成为全球玩具行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向好,未来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呈持续增长之势,人们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消费方式也将升级多样化,对玩具的消费意愿也将随之增加。随着生育政策的开放和对于三胎的激励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的幼儿儿童群体数量将显著增加,玩具行业未来的市场将更加广阔,市场规模也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玩具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玩具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玩具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关键词: 儿童玩具行业现状是什么 2023玩具市场前景怎么样 玩具生产大国 全球约80%的玩具在中国生产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