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7月18日讯 7月14日8点到12点40分左右,市中心医院连续接待了三位热射病患者,三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是62岁、77岁、93岁,截至记者发稿的时候,93岁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仨女患者呆在家得了热射病
记者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了解到,93岁患者当时在家里测量体温就已经达到了42℃,来到医院的时候老人已经休克,呼吸困难,血压降到60、30毫米汞柱。医生全力抢救,其间还做了心肺复苏,但老人因病情严重于7月15日凌晨离开了人世。
另外两位患者之前都患有发烧,62岁的患者已经连续发烧两天了,呼吸道感染,体温居高不下。患者体温升到39.5℃的时候开始神志不清。家人将她送至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她神情恍惚,不能配合医生的问答,不是简单的发烧,而是热射病。医生立刻给予补液、降温等治疗,患者的温度降了下来,神志也恢复了清醒,现已经出院回家调养。
另一位77岁的患者情况则严重得多,她先前也是发烧,为了养病一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家人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测量体温高达42℃,患者陷入昏迷。经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的肝、肾功能都受到了损害。医院积极抢救患者,目前患者的体温有所下降,造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好转,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医生在全力抢救。
关门堵窗的小心也中暑
昨日,急诊科副主任纪颖介绍,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主要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早期受损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心脏。临床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前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比如户外劳动。后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这次医院收治的三位热射病患者均为非劳力性热射病。医生提醒,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多数会注意户外的防暑降温,却忽视了室内。尤其对于一些老年人,他们自身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于外界的温度不敏感,夏天在密闭的空间里很容易中暑。还有的人夏季感冒发烧之后会出现怕冷的情况,索性就关闭门窗养病,这种做法也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室内的温度在25摄氏度~26摄氏度左右,并且保持通风。
医生表示,自三伏以来,因中暑就诊的患者陆续都有,有因为户外体育训练中暑的,也有户外逛街时间太长、太热导致的。预防中暑应做到以下几点,做好防晒,保证环境的通风,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多喝温开水,适当的可以往饮水里加一点盐。还可以涂抹清凉油达到提神醒脑的目的。
医生提醒,一旦感觉中暑,或者发现他人中暑,应迅速转移患者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口服凉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如果没有好转或体温升高应立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