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财经 >

天天快讯:海螺水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3-03-28 05:54:59


【资料图】

海螺水泥(600585)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公司业务概要

2022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受到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弱等因素影响,全国水泥市场需求明显收缩,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21.3亿吨,同比下降10.5%。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叠加供给增加,使得全年水泥价格高开低走,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推升成本高企,在量价齐跌、成本高涨的双向挤压背景下,水泥行业效益下滑。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水泥、商品熟料、骨料及混凝土的生产、销售。根据市场需求,本集团的水泥品种主要包括32.5级水泥、42.5级水泥及52.5级水泥,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等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水泥制品和农村市场等。

水泥属于基础原材料行业,是区域性产品,其销售半径受制于运输方式及当地水泥价格,经营模式有别于日常消费品。本集团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营销模式,在中国及海外所覆盖的市场区域设立500多个市场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同时,本集团不断完善营销战略,在沿江沿海区域市场持续推进水路上岸通道建设,发挥水泥全产业链营销优势,强化终端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布局,提升市场控制力。报告期内,本集团不断优化完善国内外市场布局,稳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智慧物流、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稳步实施发展战略。

三、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自1997年上市以来,集中精力做强做优做大水泥主业,注重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健康、稳健发展,通过精益内部管理,加强市场建设,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海螺模式”,形成了较强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强化区域市场运作,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上述各项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本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四、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经营状况分析

1、经营发展概述

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市场需求走弱,能源成本高企,面对诸多不利形势,本集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克服超预期因素影响,合理把握产销节奏,审时度势精准施策,积极抢抓市场需求,强化供应市场趋势研判,充分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确保优质资源经济保供,强化运行管理和指标管控,努力提升生产运营质量,经营韧性不断增强。

报告期内,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营业收入为1,320.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6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92%;每股盈利2.9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2元/股。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营业收入为1,320.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6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37%;每股盈利2.9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9元/股。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和并购,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水泥主业,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稳步拓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池州海螺产能置换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希项目2条熟料生产线顺利投产,成功并购重庆多吉公司、宏基水泥、哈河水泥等水泥项目;铜陵海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分宜海螺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骨料项目建成投产;南通海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淮安海螺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商品混凝土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对长沙永运建材、常德顶兴公司、临夏天翔公司、贵溪鹰贵公司4个商品混凝土项目的收购;枞阳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宣城光伏BIPV一期项目顺利投产;收购工业固危废处置龙头上市公司海螺环保,打造了新的产业增长极。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增水泥产能385万吨,骨料产能4,48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080万立方米,光储发电装机容量275兆瓦。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熟料产能2.69亿吨,水泥产能3.88亿吨,骨料产能1.08亿吨,商品混凝土产能2,550万立方米,在运行光储发电装机容量475兆瓦。

2、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收入和成本分析分行业销售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水泥和熟料合计净销量为3.10亿吨,同比下降24.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6.87亿元,同比下降30.05%;营业成本764.26亿元,同比下降22.92%;产品综合毛利率为26.29%,较上年同期下降6.82个百分点。本集团水泥熟料自产品销量为2.83亿吨,同比下降6.94%;自产品销售收入948.74亿元,同比下降15.03%;自产品销售成本676.41亿元,同比上升7.96%;自产品综合毛利率为28.70%,较上年同期下降15.1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水泥熟料贸易业务销量2,694万吨,同比下降74.19%;贸易业务收入88.13亿元,同比下降75.90%;贸易业务成本87.86亿元,同比下降75.93%。分品种销售情况报告期内,本集团42.5级水泥毛利率、32.5级水泥毛利率、熟料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7.86个百分点、9.94个百分点、0.38个百分点;其中本集团自产品42.5级水泥毛利率、32.5级水泥毛利率、熟料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15.55个百分点、17.12个百分点、11.50个百分点。骨料及机制砂综合毛利率为60.29%,同比下降5.40个百分点;商品混凝土综合毛利率14.56%,同比下降4.58个百分点。

分地区销售情况报告期内,受产品销量同比下降影响,国内各区域自产品销售金额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东部、中部及南部区域由于产品销量及销售价格下降,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9.82%、15.77%、14.12%,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18.48个百分点、16.26个百分点、19.04个百分点。

西部区域市场需求下滑,销量下降,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4.34%,毛利率同比下降5.44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本集团出口销量同比下降56.60%,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5.73%。随着海外项目销售市场网络的不断完善,海外项目公司销量同比增长22.40%,销售金额同比增长41.70%。

分销售模式情况报告期内,本集团直销金额同比下降28.91%,经销金额同比下降31.47%;直销成本同比减少22.20%,经销成本同比减少23.75%;直销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22个百分点,经销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75个百分点。

(2)盈利状况分析

报告期内,由于产品销量同比减少叠加价格同比下滑,本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0.05%;受销量下滑、销价降低及成本上升影响,本集团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54.82%、54.63%和52.92%。

(3)成本费用分析报告期内,受煤炭价格及电价上涨影响,公司水泥熟料综合成本同比上升13.31%。

报告期内,本集团研发费用同比上升51.54%,主要由于本公司下属子公司用于超低排放及节能提效技术研发项目费用投入同比增加所致;本集团财务费用(收益)同比增加25.57%,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汇兑损失同比减少93.98%。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92%,同比上升3.18个百分点。若剔除贸易业务收入影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75%,同比上升2.14个百分点。

(4)财务状况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较上年末下降55.70%,主要由于报告期内上一年度办理的结构性存款、理财到期收回所致;应收账款、预付款项余额较上年末分别上升137.15%、152.91%,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合并范围变化及其他业务收入规模扩大所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较上年末上升167.29%,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对相关上市公司战略性投资增加所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余额较上年末下降66.32%,主要由于对一年内即将到期的理财产品进行重新划分所致;无形资产余额较上年末上升75.65%,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新购矿权所致;应付票据余额较上年末上升236.0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合并范围增加新公司带入影响;应交税费余额较上年末下降61.07%,主要由于报告期内缴纳的税费增加所致;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上升205.11%、158.5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合并范围变化及本公司下属部分子公司由于经营发展需要新增银行借款所致。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总资产为2,439.76亿元,较上年末上升5.82%;总负债为479.83亿元,较上年末上升23.99%。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计算的资产负债率为19.67%,较上年末上升2.89个百分点。关于本集团的或有负债资料。截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为1,836.3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04%;归属于少数股东的股东权益为123.55亿元,较上年末上升51.64%;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34.65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060.18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355.71亿元,流动比率为2.98:1(上年末为3.78:

1),流动比率较上年末下降主要由于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余额下降及短期借款余额增加所致。本集团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064.08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355.71亿元;净负债率为0.034(上年末为-0.028)。净负债率计算基准为:(有息负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股东权益。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境外资产198.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8.13%。报告期内,本公司附属公司存在以账面价值约12.82亿元无形资产用作金融机构借款的抵押品的情形。截至报告期末,上述抵押资产尚未解除抵押。除上述披露的资产抵押事项外,本集团不存在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变现、无法变现、无法用于抵偿债务的情况,亦不存在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受到其他限制的情况和安排。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累计银行贷款余额为219.89亿元,较年初增加137.17亿元,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合并范围变化及本公司下属部分子公司由于经营发展需要新增银行借款所致。报告期内,本集团资金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及投资回收产生的现金流。现金流分析报告期内,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49亿元,同比下降242.46亿元,主要系本集团报告期内销售收入下降,应收账款余额增加所致。报告期内,本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较上年同期下降163.84亿元,主要系本集团报告期内新增的理财产品同比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本集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较上年同期下降58.79亿元,主要系本集团银行借款同比增加所致。

3、资本性支出

报告期内,本集团资本性支出约239.33亿元,主要用于矿权购置、项目建设投资以及并购项目支出。

五、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中央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GDP预期同比增长5%左右。

2023年,在基建方面,政府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力度,基建投资对水泥需求具有一定支撑。在房地产方面,国家将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在农村市场方面,国家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当前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望为市场需求提供支撑。同时,国家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延续常态化,对供给收缩和化解淘汰过剩产能具有积极效应。因此,预计行业供求关系或可维持紧平衡状态。在投资发展方面,围绕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本集团将全面统筹主业发展和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全力扩量提效。抢抓机遇推进国内发展,坚持以有效投资为导向,加快推进潜在市场项目并购,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骨料产业布局,精准发力商混产业拓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环保产业。统筹推进海外发展与运营管理,坚持新建并购同向发力,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增量项目落地,提升存量项目运营质量。

2023年,本集团计划资本性支出193.18亿元,以自有资金为主,将主要用于项目建设、节能环保技改、并购项目支出等。预计全年新增熟料产能(海外)180万吨、水泥产能1,020万吨、骨料产能4,02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780万立方米。在经营管理方面,本集团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强化风险管控和运营管理。加强市场供求形势研判,探索创新销售模式,优化贸易业务结构,巩固市场地位。强化煤炭市场趋势研判,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规模采购优势,构建“直供为主、多元互补、稳定高效”的物资保供体系,加快推进替代燃料使用,提升综合保供能力。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减污降碳、节能降耗研发投入,推动生产线综合能效提升技改,跟进行业碳减排技术发展,积极探索经济高效、技术稳定的碳排放控制路径。全面总结智能工厂建设经验,推进数智化成果推广应用。统筹组织优化和机制创新,打造精简高效的公司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持续优化完善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2023年,本集团计划全年水泥和熟料净销量(不含贸易量)3.07亿吨,预计吨产品成本和吨产品费用保持相对稳定。

六、风险和风险管理

2023年,本集团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公司所处水泥行业对建筑行业依赖性较强,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关联度较高,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可能对水泥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本集团将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强化市场供需关系研判,发挥水泥全产业链营销优势,强化终端市场建设,掌握市场竞争主动,巩固市场主导地位。

2、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推进,将促使水泥行业不断加大减碳技术研发投入,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预计将增加企业生产运行成本。针对上述风险,本集团将认真研究并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持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制定中长期碳减排路线,探索经济高效的碳排放控制路径,加强环保前沿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水泥是能源依赖性产业,煤炭和电力成本在熟料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高,当前煤炭价格仍处高位,一旦由于政策变动或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再度大幅上涨,将会推动本集团生产成本上升,倘若由此造成的成本上涨无法完全传导至产品价格端,将会进一步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

针对上述风险,本集团将深入研判煤炭等原燃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深化与大型煤企战略合作,拓展直供渠道,最大限度降低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使用,优化燃料能源结构。同时,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技改,不断提升生产线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煤电耗指标,减少煤电使用成本。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