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财经 >

科前生物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17 18:08:36

科前生物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稳步回升。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5,256万头,较上一年度增加334万头,同比增长0.74%;能繁母猪存栏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增长1.4%;生猪出栏量为69,995万头,较上一年度增2,867万头,同比增长4.27%。同时,受政策引导及市场需求的影响,我国生猪养殖方式开始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散户占比大幅度下降,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年增长。生猪市场行情异于往年,行业步入亏损区间。2022年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8.2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以原始创新为先导,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为10,274.9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3%,有力保障了公司持续而高效的开展各项研发与技术创新工作。2022年,公司共获得传染性胸膜肺炎基因缺失活疫苗(APP-HB-04M株),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和猪伪狂犬病毒gB蛋白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新兽药证书3项;获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CH-1a株)产品批准文号;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HB17株+JS01株)等临床批件4项;申请发明专利20件,授权发明专利18件。

猪用疫苗方面,本年度完成猪δ冠状病毒灭活疫苗(CHN-HN-2014株)复核试验,即将获得新兽药证书;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δ冠状病毒三联灭活疫(WH-1株+AJ1102株+CHN-HN-2014株),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KQ株+XJ03株),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XJ03株+MD0322株+SH0165株),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悬浮培养)、猪瘟、猪伪狂犬二联活疫苗(C株+HB2000株),猪塞内卡病毒(HB16株)灭活疫苗和猪圆环病毒2d型杆状病毒灭活疫苗(CH17株)7个产品进入初审阶段;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HB17株+JS01株),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H1N1、H3N2)二联灭活疫苗(XJ03株+HN株+SD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三联亚单位疫苗临床批件3项。

禽用疫苗方面,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腺病毒病(I群,4型)四联灭活疫苗(LaSota株+HB01株+rVP2+rFiber2),I群禽腺病毒灭活疫苗(4型,HB-2株)2个产品进入初审阶段;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活疫苗获得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此外报告期内,针对当前流行的新城疫(Ⅶ)、禽流感H9亚型开发的细胞悬浮培养二联灭活疫苗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反刍和宠物疫苗方面,牛支原体活疫苗(HB150株)和牛支原体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入初审补充阶段;小反刍兽疫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入初审阶段。宠物疫苗方面,提交猫鼻气管炎、猫鼻结膜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联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申请;其它犬苗类产品实验室研究进展顺利。

2、以构建新型研发平台为支撑,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新型生物制品研发与创制平台的建设,有力保障了公司抢占行业创新高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CHO高效表达平台、杆状病毒载体表达平台和高效大肠杆菌表达平台的建设,为后续新型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平台,为后续新型基因载体疫苗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3、持续开展工艺技术的研发及升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工艺技术的研发及升级,并应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及现有产品的品质提升。公司核心工艺技术如大型生物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技术、载体悬浮培养及放大技术、大型发酵罐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和抗原大规模高效纯化技术等多个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实现了基因工程亚单位抗原2000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纯化及内毒素去除工艺;实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δ冠状病毒2500L大型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工艺。这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后,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批间稳定性及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4、坚持客户导向,创新营销服务策略,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2年公司继续深化精准营销策略,针对不同养殖规模的客户分别制定了开发策略:对于大型养猪集团化公司(存栏母猪5000头以上),采取一对一的精准服务,探讨疾病的防控及净化等养猪健康生产关键性问题,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开展了驻场技术服务,加强现场的技术指导;对于中型养猪场(存栏母猪500-5000头),选择了有实力的经销商加强合作,通过组织行业技术论坛、开展线上交流、猪场团队内训等一系列工作,增强了客户的凝聚力;对于小型养殖户(存栏母猪500头以下),广泛布局渠道经销商,营销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下沉到乡镇,密集召开技术推广会议,提升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产品是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公司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技术队伍,在动物疫病防控生物制品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研究中取得了较强的领先优势,并在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微生物基因工程、抗原高效表达、病毒悬浮培养、细菌高密度发酵、抗原浓缩纯化、佐剂与保护剂、多联/多价疫苗、快速诊断与临床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显著优势。目前公司可生产49个兽用生物制品类产品,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内产品种类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产业链布局,致力于开发和生产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动物生物制品产品,并在禽用疫苗、宠物疫苗、诊断试剂等领域完成了产品布局。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通过持续研发,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团队,成功践行“以技术拉动销售、以服务促进销售”的营销策略。

经过多年的探索,公司已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广泛而深入基层养猪户的销售网络获得第一手的疫病流行病学信息,利用领先的研发平台和研发队伍持续攻坚研发新产品,用新产品推动公司收入增长并保持销售较高毛利率的盈利模式,从而使公司处于市场前沿、创新前沿,保持持续而稳定的盈利能力。

2、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及自身情况,设立了专门的采购部门,并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GMP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了《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制度》等制度,对采购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血清、佐剂、培养基、塑料瓶和胶塞等,规范的采购制度,保证了公司供应链的稳定可靠。此外,为保证采购业务的顺利实施,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以实现对供应商的合理选择和科学管理。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安全库存”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目标,并结合公司实际的生产能力、销售情况、疫病季节性防控需求等制定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车间组织生产。同时,公司会综合考虑疫病季节性防控需求,生产、检验所需时间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和确保安全库存。

公司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兽药GMP规范与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对原辅料、生产设备维护、生产过程的关键节点等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处于可控状态,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1)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下,对于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公司一般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直销客户的选取标准一般为母猪存栏量5,000头以上的企业。

公司的直销客户在签订合作协议前一般需要履行招投标程序,公司与直销客户签订的协议有效期按照客户的招投标周期或商业谈判结果进行确定。

(2)经销模式

公司与兽药经营企业通过经销模式进行合作,公司对经销商实行买断式销售。公司选择经销商时主要考虑其在销售区域内的市场影响力、营销渠道、专业的业务团队和技术服务能力,候选经销商需由区域销售部的区域经理考察后方能确定合作。确定合作的经销商需要和公司签订年度合作框架合同,合同中对产品范围、经销区域、价格机制、销售任务、违约责任、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约定。

公司对于经销商一般是采取先款后货的销售方式,但对于极少数合作时间较长、信誉较好、规模较大的经销商,经区域销售部经理审核,并经公司管理层批准后,可以给予适当的信用期。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公司所处的行业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医药制造业(C27);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医药制造业中的兽用药品制造行业(代码2750)。

(2)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进程不断加快,疫病防控风险加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治日益重视,推动了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137家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共拥有1,923个有效的产品批准文号,从业人员2.44万人。

2021年,全行业实现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70.18亿元,完成生产总值184.27亿元,毛利112.1亿元,平均毛利率65.87%,资产总额508.22亿元。2018-2021年,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规模由132.92亿元增长至170.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9%,反映了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等主要应用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畜禽,如猪、牛、鸡等。2021年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按动物品种分类,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为66.85亿元,占比39.28%;猪用生物制品销售额为81.68亿元,占比48%;牛、羊用生物制品销售额为19.52亿元,占比11.47%。

2022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全国生猪养殖量总体保持稳定,截至2022年12月末生猪存栏量达到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34万头,增长约0.7%;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90万头,比上年末增加62万头,增长约1.4%。

(3)行业发展格局

①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集中度较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出台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截至2021年底,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共有大型企业31家,占比为22.63%;中型企业76家,占比为55.47%;小型企业30家,占比为21.90%;无微型企业。随着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企业规模、产品数量、品牌效应等多方面取得优势,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2021年,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销售总额为94.08亿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为55.28%。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行业的市场化发展趋势,行业竞争将会加剧。借鉴国外的发展历程,行业内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及品牌效应会越发突显,并购整合将是兽用疫苗行业的今后发展趋势。

②兽用疫苗是兽用生物制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兽用疫苗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至今,兽用疫苗销售额占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的比例均超过85%。我国的兽用疫苗主要以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为主。2021年,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销售额合计为142.09亿元,占兽用疫苗总销售额的87.04%。

③国内猪用疫苗的竞争格局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对于生猪疫病的防治日益重视,我国猪用疫苗市场总体处于增长趋势。2016-2021年,国内猪用疫苗销售额由50.11亿元增长至79.93亿元。

④非强免品种增速加快

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按针对的疫病防控是否属于国家强制免疫,可以分为强免疫苗和非强免疫苗。根据中国兽药协会的统计数据,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市场增长明显快于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2015年后,非强免品种市场占比逐步提高,由2015年40%提升至2021年64.6%。

⑤产学研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目前,在兽用生物制品的产业化运作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研发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主流模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共享研发成果。合作研发模式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是承担前期的基础性研究,例如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菌毒株分离鉴定等;企业则主要是承担中后期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生产工艺研究和临床试验等。合作研发模式加快了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提高了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和效率。

未来随着兽用生物制品创新研究的投入进一步加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具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将会赢得发展先机。

(4)行业技术门槛

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具有资金壁垒高、技术壁垒高、人才壁垒高、审核严格等行业特点,对行业监管、研发人才和研发创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律监管严格

生物制品行业监管严格,行业进入门槛较高,行业具有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当前我国兽用疫苗行业监管体制主要包括国家强制免疫制度、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新兽药注册管理办法、兽药生产许可证制度、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制度、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兽药经营监管体制等。新版兽药GMP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行业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加速优胜劣汰。按照新版兽药GMP要求,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改造与生产设备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成本将增加,部分企业经营会更加困难。目前,武汉科前生物股份(600201)公司所有生产线均已经顺利通过新版兽药GMP(2020版)验收,进一步突出了企业优势。

2)产品研发周期长

生物制品研发需要覆盖预防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等专业背景的高水平研发团队。生物制品研发投入周期长、成本高,需要稳定的高水平队伍和充足的人才储备。不同动物传染病具有其本身特性,相关研发人员需要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结构。我国兽用疫苗研制实行注册制,新兽药从立项研究到获得新兽药证书、生产文号通常需要5至10年。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构建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全产业链,完成了涵盖畜用疫苗、禽用疫苗、宠物疫苗等领域的产品布局,成为了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领先企业。

2020年和2021年,公司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二、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其中2016年-2021年猪伪狂犬疫苗市场份额连续六年排名第一,猪支原体肺炎疫苗和猪胃肠炎、腹泻二联疫苗市场份额均连续三年国内排名第一。

近年来,公司研发模式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研发模式,通过广泛和深入基层的销售网络获得最新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信息,利用领先的研发平台和研发队伍持续研发新产品,使公司保持持续而稳定的盈利能力。公司也将坚持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通过持续研发,在巩固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产品升级的同时,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十几年来,随着化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飞速发展及其推广应用,我国兽用疫苗技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

目前我国生产的兽用疫苗仍以传统疫苗为主。传统疫苗是相对于现代生物技术疫苗(或称高技术疫苗)而言,主要包括传统灭活疫苗和传统活疫苗。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兽用疫苗行业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代生物技术疫苗也将成为兽用疫苗的主体。目前我国农业农村部已经审批的兽用生物制品中,此类疫苗已不在少数。

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兽用疫苗的研发在近年内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首先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制备的疫苗不断增加,如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等研究的基因缺失疫苗、载体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以及合成肽疫苗。

其次是充分利用发酵工程和分离纯化技术对传统疫苗的抗原培养、分离纯化等关键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使得相关传统疫苗升级为生物技术疫苗,如将鸡胚培养法、原代细胞培养法、传代细胞转瓶培养法等升级为传代细胞培养工艺、悬浮培养工艺,将全发酵菌液灭活疫苗升级为全发酵菌液分离纯化成组分疫苗等。

再次是设计、研发多联苗和多价苗成为重点方向,即对传统疫苗的一般生产工艺(培养、分离纯化等关键工艺以外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继续设计和研发联苗和多价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提高免疫效率的目的。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未发生变化。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经过近20年的研发创新,建立了多项核心技术平台,包括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技术平台、基因编辑技术平台、高效表达技术平台、病毒悬浮培养技术平台、高效纯化技术平台、多联多价疫苗研究技术平台等。

(1)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技术平台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诊断,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分子检测、病理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准确快速地完成影响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疫病病原学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与流行病学研究。分离并鉴定出优势菌毒株,完成优势菌毒株的致病性研究,筛选出优良的制苗用菌毒种,研制出免疫原性更强,更适用于我国本土养殖业使用的疫苗。优良菌毒株的筛选是疫苗研发的基础,是考验疫苗企业研发能力的第一道技术门槛。

(2)基因编辑技术平台

公司建立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平台,使用该技术平台已经取得了部分实验室研究成果。如使用该技术平台缺失了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毒株的毒力基因,构建了PRVSDN8TK-/gE-/gI-基因缺失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已经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审批,正在进行转基因安全评价-生产性试验。

(3)高效表达技术平台

公司针对基因工程疫苗的发展趋势,建立了重组蛋白高效表达技术平台,包括大肠杆菌、杆状病毒和CHO重组细胞系三大表达系统。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研发的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目的蛋白可溶性表达,内毒素含量低,获批国家一类新兽药;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研发出猪瘟E2亚单位灭活疫苗,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利用CHO高效表达系统在实验室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构建了表达猪伪狂犬病毒gB和gD基因的重组细胞系,为研制PR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良好基础。

(4)病毒悬浮培养技术平台

传统的细胞转瓶培养,需要转瓶数量多,占用车间面积大、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成为兽用疫苗生产技术和疫苗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通过多年的工艺创新,公司建立了多种动物细胞悬浮无血清或低血清培养平台,易于生产放大,工艺操作标准化和流程化、病毒培养滴度高,减少批间差异、提高了抗原的稳定性和质量。

(5)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平台

通过高密度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细菌密度和抗原含量;培养体积大,无需混合,批间差异小;抗原质量稳定可控;杂蛋白含量低。

(6)高效纯化技术平台

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等多种纯化技术与设施,公司建立了生物大分子纯化技术平台,已研究出多种动物病毒和病毒样颗粒的纯化工艺。建立了一整套利用不同类型层析柱纯化各种抗原的工艺路线。该技术平台可以提高抗原的纯度,减少杂蛋白含量,减少应激反应,提高产品质量。

(7)佐剂与冻干保护剂技术平台

建立针对细菌或病毒类疫苗的佐剂筛选方法;建立各种佐剂的评价方法,以筛选适合于不同类产品的佐剂;建立佐剂的动物筛选模型,用于评估不同佐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适合于不同活疫苗的冻干配方和冻干曲线。

(8)多联多价疫苗研究技术平台

多联疫苗是将多种病原微生物(或其组分)制备成为一种疫苗,达到接种一种疫苗就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目的。公司通过多年研发创新,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高效表达目的抗原,建立了多种抗原的配比比例与抗原相容性等核心技术,制备多联多价疫苗,达到一针防两病或多病的目的,减少免疫次数,降低疫苗的副反应,节约免疫成本,减少养殖企业防疫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多联多价疫苗是研发创新的大趋势,是考验疫苗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技术门槛。公司通过该技术平台已经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如研制的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已经获得新兽药证书,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KQ株+XJ03株)正在进行新兽药注册工作,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腺病毒病(I群,4型)四联灭活疫苗,正在申请新兽药注册。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H1NA、H3N2)二联灭活疫苗、猪圆环病毒2型、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三联亚单位疫苗和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HB17株+JS01株)3个研发项目获批临床批件,完成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新兽药注册。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拥有一支以院士为核心的高素质创新团队,已获得41项国家新兽药证书,多项成果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2.4亿元,2022年开展在研项目65个,“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δ冠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WH-1株+AJ1102株+CHN-HN-2014

株)”、“猪δ冠状病毒灭活疫苗(CHN-HN-2014株)”、“猪伪狂犬病、猪瘟二联活疫苗”等多个项目已取得良好阶段性进展,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产品支撑。

公司已经构建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动物防疫技术服务的产业链,完成了涵盖畜用疫苗、禽用疫苗、宠物疫苗等领域产品的前瞻性布局。公司在做好技术产品开发的同时,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2022年12月底,已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2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3件,其中2021年获得8件(含2件从华中农大转让专利),2022年获得发明专利17件,2022年新申请发明专利20件。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在研发创新、产业化应用、人才建设、产品质量、营销渠道、生产工艺、市场声誉等方面建立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1、持续的研发创新优势

(1)创新的研发成果

公司建立了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并在兽用生物制品领域取得了众多技术成果。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41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已获得85件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公司独有发明专利65件,与华中农大等单位共有专利20件。

公司共获得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2)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

公司领先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基于公司已建立起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和完备的科技创新平台,2015年9月,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9月,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科技厅等6个政府部门将公司认定为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5月,湖北省科技厅将公司认定为湖北省动物生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10月,湖北省发改委将公司认定为动物生物制剂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1月,农业部将公司认定为农业部动物生物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2019年12月,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0年12月,湖北省科技厅将公司认定为湖北省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创新中心。此外,2013年10月,湖北省科技厅认定公司与华中农大共同建立湖北省校企共建动物生物制品研发中心。

(3)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计划项目

公司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计划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4项。

2、高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机制

公司建立了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科研体系,与华中农大、哈兽研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合作研发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负责前期基础性研究,公司除了参与前期基础性研究,主要负责中试研究及后期临床和产业化研究。目前,公司已通过该合作模式将多项基础技术成果转化为可实际应用的产品,满足了养殖企业对动物疫病防疫的需求,实现了公司经营业绩的高速增长。

公司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的技术优势,提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效率,加速公司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速度,为公司保持研发创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尽调报告出具日,公司已取得54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其中30余项为公司的科研成果通过产业化应用机制转化而来。将科研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机制深度融合的能力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人才优势

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高学历、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海外科研背景的研发人才队伍。目前,公司的研发技术团队专业涵盖了预防兽医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等与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紧密相关的领域。专业的研发人才队伍和充足的人才储备成为公司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公司管理层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实务经验,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高原博士、副总经理陈关平博士、副总经理汤细彪博士等均具备动物疫病防控的专业背景,并拥有丰富的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熟悉兽用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应用。

4、产品优势

(1)产品创新优势

依靠持续的创新研发能力、高效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的人才队伍,公司利用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领域的前瞻性技术储备,针对我国动物疫病的流行现状与危害,密切结合市场需求开展防控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多项新产品,实现多项技术与生产工艺的突破。

公司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和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采用我国本土分离的猪源性地方流行毒株,疫苗适应性和免疫原性更强,更适用于我国本土生猪养殖业。同时,公司推出了应用我国本土分离出的猪源毒株制备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借此成为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内少有的能同时提供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企业,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配合使用可用于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

此外,公司针对其他动物疫病也有相应的创新成果。公司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WH-1株+AJ1102株)和二联活疫苗(WH-1R株+AJ1102-R株)是国内率先正式批准上市的变异株流行性腹泻疫苗,特别适合变异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防控;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WH1株)可有效降低因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母猪流产,增强猪群免疫力;公司多项兽用诊断试剂盒产品为国内创新产品。

公司持续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兽用生物制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2)丰富的产品种类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内产品种类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其中猪用疫苗产品已经覆盖了生猪生长周期的大多数疫病(强制免疫类除外),各类产品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灵活的多种组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升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

丰富的产品种类使得公司的产品已经不仅限于单项疫病的防控,还可以将不同产品进行组合,提供组合解决方案,例如“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可用于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灭活疫苗(TJ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针对的是冬春季节商品猪咳嗽、流涕、喘气等问题;“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WH-1R株+AJ1102-R株)”+“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WH-1株+AJ1102株)”可用于近年来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变异病毒的防控。

除了上述猪用疫苗产品外,公司还拥有多个禽用疫苗产品以及兽用诊断试剂盒产品。多元、丰富的产品种类能够满足不同养殖规模、养殖水平客户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能够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把握和应对疫情变化的能力。

5、营销与技术服务优势

(1)营销优势

公司的销售体系采取“直销+经销”的模式,对于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由公司直接提供销售服务;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公司的直销渠道难以覆盖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则由公司与经销商一起提供销售服务。“直销+经销”的模式有效地拓展了公司的营销服务半径,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公司的营销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广泛的营销网络

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养殖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以“直销+经销”的模式辐射各类型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服务全国数百个重点养殖县。

②专业的营销队伍

公司的市场营销服务人员大部分人员具有畜牧兽医专业背景。公司销售人员定期接受技术培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营销技能,实现技术服务型营销。

③以技术推广会作为开发客户的重点手段

公司每年在全国各地召开各类型的新品发布会、动物疫病防控会、技术推广会,向已合作的客户及潜在客户推介最新的疫病防控技术及相应的公司产品,这已成为公司推广产品及开发客户的重要手段。

(2)技术服务优势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了解动物疫病流行动态,同时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公司设置了专门的诊断中心,为养殖企业及养殖户提供专业的动物防疫技术服务。

当畜禽发生疫病或出现疑似症状,养殖企业及养殖户会对患病动物进行病样采集,诊断中心在收到病样后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判断畜禽的患病情况,为客户提供针对发病畜禽的治疗、预防或正确处理措施的建议。

公司的动物防疫技术服务有利于增强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粘性,也有利于公司了解动物疫病动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生产策略。

6、先进稳定的工艺优势

公司秉承“创新引领公司发展、质量支撑公司生存”的经营理念,在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在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分离纯化技术、悬浮培养技术、浓缩纯化技术、耐热冻干保护剂技术、新型佐剂的筛选与应用技术、多联/多价疫苗制备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形成了行业领先的优势。

公司先进、稳定的生产工艺显著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了产品优势,为公司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7、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并为畜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品牌优势,“科前生物”品牌受到了行业和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与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扬翔股份等多家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先后获得湖北省制造业企业100强、湖北省农业龙头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市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武汉市农业科技型企业、武汉市优秀民营企业、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公司的“科前生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公司生产的畜禽疫苗系列产品获得武汉名牌产品,公司已成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知名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创新的风险

公司建立了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技术队伍,且已取得多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高、难度大的特点,一项新产品的研发需要经过基础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试研究、临床试验等多个阶段,并且产品研制完成后还需向主管部门申请新兽药注册和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才可进行生产销售,因此新产品的研发具有较高的风险。

虽然自成立以来,公司即致力于研发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为公司的业务开展和市场开拓提供了保障,但即使新产品研发成功,也可能因为研发周期长,竞争对手率先推出产品,失去市场先机,从而使公司面临技术创新风险。

2、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即着力于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以博士和硕士为主的研发技术人才队伍,使公司具备了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目前,高端的研发人员已经成为兽用生物制品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若公司不能保证研发人员队伍的稳定,或出现大量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况,则公司的研发能力将受到影响,从而对公司的研发创新、业务开展和持续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经营资质的行政许可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根据兽药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企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生产,首先要获得兽药GMP证书(有效期5年),然后才能申请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5年),上述证书按照行业法规规定具有固定的有效期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需要换发相关证书。此外,经营企业生产的每一项兽用生物制品产品,均需获得对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有效期5年),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同样具有有效期的规定。

若上述证书和产品批准文号到期前,公司不能顺利完成相关证书和产品批准文号的换发工作,将对公司继续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生产安全风险

兽用疫苗的研发、生产过程涉及病原分离、培养、鉴定、动物感染、效力评价试验和菌毒灭活等环节,如生物安全水平不达标或管理不当均可能会发生生物安全风险。

3、产品质量风险

产品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若公司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对公司的声誉、品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严重时会导致客户的质量纠纷甚至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虽然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兽药GMP的相关规定,且公司的每批产品均检验合格后才可对外销售,但若公司出现产品质量管控不当或操作失误等情况,公司可能会出现产品质量风险,进而损害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4、市场竞争风险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构建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动物防疫技术服务的产业链,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前列。但随着国内兽用生物制品企业数量的增加,国际知名厂商和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视,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尽管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的持续研发创新和质量管控,但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产品,销售服务体系不随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完善,则公司存在因市场竞争而导致持续盈利能力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

此外,随着行业内新产品、新工艺的陆续出现,若公司现有主要产品效力显著低于新产品且公司未能及时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改进提升,则公司产品存在被替代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五)财务风险

1、销售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所处行业销售毛利率水平较高。行业销售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受行业技术门槛高、产品研发投入大、创新性的兽用生物制品需求大等因素影响,兽用生物制品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而成本控制较好。如果上述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将会使疫苗产品的价格下降,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率也随之下降,进而使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若公司不能及时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则公司销售毛利率水平存在因为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而下降的风险。

2、税收政策风险

公司于2020年被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公司可享受减按15%的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未来该项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将不能享受该税收优惠;或者公司在以后年度的评审中未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将不能继续享受该税收优惠。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净利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行业风险

1、生猪养殖业波动导致业绩可能下滑

报告期内,猪用疫苗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猪用疫苗行业业绩受到下游生猪养殖行业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生猪价格周期性的波动和生猪偶发性疫病的发生,均可能导致公司业绩的波动。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大,2022年出栏量约6.99亿头,公司丰富的猪用疫苗产品种类可以为生猪养殖业提供疫病防控服务。但是我国生猪价格存在3-4年波动一次的“猪周期”,在猪价的低谷时期,部分养殖户补栏意愿和疫苗采购意愿可能下降,对部分猪用疫苗的销售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受生猪养殖业波动的影响,在猪周期影响严重时,公司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2、非洲猪瘟反复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2018年下半年起,我国多个地区出现非洲猪瘟确诊病例。非洲猪瘟具有早期发现难、预防难、致死率高等特点,目前暂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平均约95%来源于猪用疫苗的销售,公司经营业绩与我国生猪数量密切相关。未来若非洲猪瘟情况出现反复,会直接影响生猪存栏量,从而影响兽用生物制品的总体需求量,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请投资者持续关注国家统计局、农村农业部网站信息等养殖信息及时了解非洲猪瘟的情况。

(七)宏观环境风险

兽药产品关系人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因此,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监察机构针对兽药研发、生产、销售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上述各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行业监管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近年来行业监管政策日益严格,修订频次加快。这些监管政策变化和趋严将会给兽药生产企业带来研发进度延缓、销售模式变化、生产成本增加等重大的不利影响,进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达预期。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1、与华中农大终止合作研发的风险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与华中农大合作研发对提升公司基础研究水平有积极作用。尽管公司具有独立的产品研发能力,并与华中农大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约定向华中农大支付一定金额的前期研究费用,但华中农大一旦与公司终止合作关系、改变合作模式或者背离合作宗旨,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司产品研发产生不利影响。

2、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不在华中农大任职的风险陈焕春、何启盖、方六荣、吴斌等多位教授系华中农大教职工,在华中农大工作时间均已超过20年,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与公司合作研发的项目。由于陈焕春、何启盖、吴斌、方六荣是参与与公司合作研发的主要研发人员,该等人员也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并且在客观上会对公司与华中农大合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如果该等实际控制人不再继续在华中农大任职,可能导致华中农大与科前生物合作研发成果的数量下降等情况,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华中农大将共有技术成果许可第三方使用可能导致产品竞争逐步加大的风险

将新兽药注册证书和生产技术许可给部分企业使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兽用生物制品企业一种通行的竞争策略和行业惯例。

公司与华中农大合作研发取得多项新兽药注册证书,根据公司与华中农大签署的相关协议,华中农大及华农资产公司有权许可第三方使用共有技术成果,但在同一时期内许可使用的第三方超过五家,则需获得公司同意。如果华中农大许可第三方使用共有技术成果,会导致市场上竞争对手增加,产品竞争可能加剧,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公司上市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于“动物生物制品产业化建设项目”、“动物生物制品车间技改项目”、“科研创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4个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公司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虽然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若出现募集资金不能如期到位、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不力、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或完工、新建生产车间不能顺利通过兽药GMP认证、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市场拓展不理想、科研创新项目未研发成功等情况,可能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效果。由于从项目的建设到产生效益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如果不能如期完成或顺利实施,将影响到公司预期收益的实现,因此,公司存在一定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26.77万元,同比下降9.2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0,951.84万元,同比下降28.25%。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兽用疫苗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至今,兽用疫苗销售额占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的比例均超过90%。我国的兽用疫苗,主要以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为主。

非洲猪瘟常态化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户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对于生猪疫病的防治日益重视,我国猪用疫苗市场总体处于增长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家禽养殖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禽用疫苗领域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兽用疫苗行业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将成为兽用疫苗的主体。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始终秉承“创新引领发展,质量支撑生存”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造价值,科前回报社会”的价值观,聚焦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以创新为驱动力,重点打造本行业前沿科技研发基地、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基地。公司在进一步丰富和做精做强猪用、禽用疫苗、诊断试剂和微生态制剂产品的同时,将加快加大宠物、反刍动物等生物制品产品的研发力度,丰富公司产品类别,实行多元化发展,成为本行业高科技技术、高品质产品和高附加值服务的“三高”提供商。

(三)经营计划

1、加快重点产品研发进度与布局,保持行业领先

2023年,加快推动猪用重点新产品上市进度,同时加快禽用和宠物生物制品的研发与申报。一是加快推动重大动物疫病,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GⅡa)和猪轮状病毒、变异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d基因型等新型及多联多价疫苗等战略性产品的研发,力争实现突破性进展,实现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顺利上市,争取完成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KQ株+XJ03株)、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XJ03株+MD0322株+SH0165株)复核试验;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δ冠状病毒三联灭活疫(WH-1株+AJ1102株+CHN-HN-2014株)、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悬浮培养)、猪瘟、猪伪狂犬二联活疫苗(C株+HB2000株)和猪圆环病毒2d型杆状病毒灭活疫苗(CH17株)4个产品通过初审;二是继续整合公司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以新城疫基因Ⅶ、禽流感H9亚型为代表的新流法腺等重要禽用联苗产品的研发进度,新流法腺四联灭活疫苗通过初审;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活疫苗完成临床试验,提交注册申请;三是结合国内宠物生物制品未来巨大发展与市场空间,争取获得猫三联灭活疫苗临床批件。

2、持续提升生产车间智能化制造水平,保持工艺领先

按照公司智能化车间建设规划,重点将信息、网络、自动化、现代管理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在生产车间形成数字化制造平台,改善工厂的管理和生产等各环节,实现工厂控制智能化、生产流程透明化、制造装备数控化、生产信息集成化。同时在智能化制造车间,重点开展大规模悬浮培养、大规模细菌高密度发酵、大规模抗原纯化和大规模乳化、冻干等重点工艺的改进提升,推动智能制造从生产方式到管控模式的变革,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3、大力开展协同攻关,培育一流人才

进一步打通公司各战线、部门之间的藩篱,建立健全研发、工艺、生产、质检、市场协同攻关机制,引导研发人员更多关注产品、市场,确保产品出得来、做得精、用得好、受欢迎。建立覆盖新入职员工、在职员工、骨干员工、公司中层等不同层级的培训体系;坚持业务与管理相结合,明确培训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根据部门业务特点,组织开展业务知识测试、业务技能大比武,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氛围;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机制,确保安全生产;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4、切实加强内部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持续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加快建立完善员工职级发展通道,明确发展路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感。围绕重点产品、重点技术、重点工艺,积极推进新产品、新兽药和专利申报,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激励考核机制和职级晋升机制;完善项目组负责制,进一步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项目负责人权责一致,让创新活力充分涌动;健全创新投入保障机制,优化创新平台条件,汇聚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

5、深入推进精准营销,巩固开拓市场

公司将坚决实施精准营销,努力实现市场布局精准化、市场活动开展精准化、重点产品推广精准化、客户开发精准化、服务支持精准化、市场管理精准化;不断完善市场人员量化考核机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绩效挂钩;建好科前生物品牌形象店,打造科前产品主营专营店和猪病远程诊断服务平台;加强业务员、技术服务和经销商队伍建设,为市场开拓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