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财经 >

今日热闻!中寰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20 19:06:12

中寰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资料图)

公司属于天然气采集、输配设备生产行业,是天然气采集、输配送环节的设备生产商及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国内外各类天然气采集矿场、输气、配气企业提供其必需的各型井口安全控制系统、阀门执行机构和橇装设备,以及对应的售后维保服务。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设计能力,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拥有5项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系行业标准《阀门气-液联动装置》和《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的起草单位之一。

公司主要通过直销模式开拓业务,除提供标准设备之外,亦能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设备生产,收入来源主要为产品销售收入及售后、维保收费。公司还从事模块化、橇装化设计及制造,收入来源主要为工程橇装设备销售收入及安装收费。

由此,公司专注于以执行机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和橇装设备三大系列产品为核心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上年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1、财务业绩情况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352,992.2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55%;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642,782.5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56%;

(2)本期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01,476,654.25元,较期初增加了4.90%;

(3)本期期末总资产为556,486,627.58元,较期初增加了17.53%,总负债为155,009,973.33元,较期初增加了70.76%。

2、公司治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治理有序推进,稳健发展,不断优化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治理能力,优化部门结构和人员配置,丰富员工培训内容,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3、业务拓展及研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持续布局现有市场,同时加大推广力度,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拓展新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研发多个项目,覆盖阀门执行机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和橇装设备三大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40项,包括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

(二)行业情况

公司的主要产品主要应用于天然气行业,公司通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继续深耕当前领域,保持公司在该行业的领先优势。

国内天然气发展较晚,能源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我国在参考了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国情后,制定了系列政策,以提高天然气与替代能源的竞争力。现阶段以及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内天然气工业主要呈现出政策引导、垄断经营、国家管制和供应驱动的特点。国内天然气整体处于卖方市场,国家将继续优先发展天然气行业。在《能源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比例的目标;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未来10年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将迎来新的建设高峰期,国内油气主干管网进一步完善。截至2022年底,我国长输油气管网总里程约18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12万公里,预计到2035年我国还将新增天然气管道建设总里程约6.5万公里,其中新增干线管道2.95万公里,省级管道3.53万公里。

在我国,天然气的上游开采业、中游运输业及下游分销业,都具有垄断经营的特点。对于天然气中上游行业,资源基本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管网等央企。

同时,油气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是中国天然气管道设备必然的发展趋势,国产化也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国产化工作的实施,可以带动国内机械、电子、冶金、建材、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可带动相关产品升级换代,极大地促进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对油气管道建设提出要求:依托工程,实现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

综合我国天然气采输行业的前景来看,公司产品市场存在稳定增长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三、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产品应用于天然气行业,公司通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继续深耕当前领域,保持公司在该行业的领先优势。

1、天然气采输行业现状

天然气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在全球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都发生了多次变迁。20世纪初,随着汽车、电力等的大力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都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但受运输限制、消费结构不同,天然气占全球能源的比例始终低于石油。

整体来看,除美国外,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其全球平均占比持续快速增长,仅次于石油和煤炭,是世界第三大一次能源。未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将在环保问题日益受重视的新能源时代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无论是在现有政策或是加大控制温室气态排放的刺激政策下,至2030年,天然气都将成为化石能源中保持需求增长的能源。

我国天然气发展较晚,能源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我国在参考了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国情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以提高天然气与替代能源的竞争力,规范天然气市场,促进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因此,现阶段国内天然气工业主要呈现出政策引导、垄断经营、国家管制和供应驱动的特点。国家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比例的目标;之后,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表明国家对于天然气的发展规划是长期性和前瞻性的,其对天然气的支持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由于国内天然气整体处于卖方市场,国家将继续优先发展天然气行业。在我国,无论是天然气的上游开采业、中游运输业,还是下游分销业,都具有垄断经营的特点。对于天然气中上游行业,资源基本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央企,其中中石油在天然气领域占比较高且份额稳定;对于下游分销业,政府对燃气销售企业采用特许经营权的模式,地方政府授予分销公司管道燃气的独家经营权或优先发展权,有效期一般为20-30年。

2、天然气采输行业发展趋势

全球天然气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油气资源作为世界能源的主体结构不变,天然气的持续需求将长久支撑天然气输配设备行业的发展。天然气作为世界第三大能源,过去二十年,年均增长为2.4%,为同期石油2倍多,预计今后二十年仍将持续保持2%左右的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至2030年,石油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比将为28.5%,天然气占比将为27.8%,至2035年,天然气将对石油形成有效替代,缓解石油供给压力和需求。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天然气2021年展望:强劲增长蓄势发展》,天然气是低碳排放的能源,它将继续在引领中国通过减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目前仍占58%)的比例,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计在“十四五”规划下,将出台更多政策支持,推动广泛使用天然气。

中国天然气市场和管网建设都有巨大的缺口和增长潜力。中国天然气人均消费水平显著低于同期世界人均天然气消费量,在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政策支持、供应量充足将促使我国的天然气行业在未来持续快速发展。

由于通过管道运输油气具有运输成本低,占地少、投资小、建设快,操作方便、运量大,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管道运输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10年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将迎来新的建设高峰期。根据规划,中国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建设将进一步加速,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即将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在规划中;国内油气主干管网将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四线,西气东输、陕京线以及川气东送等骨干天然气管道及联络线进一步建成和完善。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年均增速9.8%。在《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中,2025年天然气管道长度要达到16.3万公里。在各类石油化工和化工装置中,管道材料费用约占项目总投资的15%-20%,而阀门的投资费用又约占配管总费用的50%以上,为阀门执行机构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基础。

在长输管道建设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沿途区域性管网建设也得到大力发展。天然气管线网络的投入使用,有利于提升天然气供应效率,增加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减少大气污染。油气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是中国天然气管道设备必然的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对油气管道建设提出要求:依托工程,实现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

中石油关于油气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的目标为:努力实现“十二五”末油气管道产品种类的全覆盖,“十三五”末实现油气管道装备的100%国产化。国产化也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国产化工作的实施,可以带动国内机械、电子、冶金、建材、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可带动相关产品升级换代,极大地促进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综合我国天然气采输行业的前景来看,公司产品市场存在稳定增长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

立足主力优势产品,稳健发展;改造现有产品生产线,提升自动化水品和技术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完成募投项目建设,提升现有产品及新产品的制造水平、能力,拓展、延伸新产品,拉动公司营收增长;力争橇装设备业务营收大幅增加,与传统产品业务成为公司两大支柱业务;适时收购产业链上相关的产品或项目,使公司体量和销售规模上一个台阶。

公司始终秉承以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为客户创造最安全感的理念,践行知行合一,以实现中国精造为使命,力争发展成为国内最优秀的油气行业安全控制领域制造企业。

(三)经营计划或目标

公司力求立足北交所新起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董事会的带领下,全员聚力,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实现公司营收和业绩的增长。

1、继续巩固阀门执行机构和井口安全控制系统两大传统主力产品,注重技术改进、创新,提高两大主力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技术差距,努力保持竞争优势;

2、发力橇装设备制造,力争橇装设备在产品类型或市场机会上实现更多突破,使橇装设备成为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

3、丰富公司产品线,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协同效益,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4、以质量为核心,强化运营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提升管理效益;

5、强化组织架构建设,优化流程制度,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四)不确定性因素

目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引起的石油、天然气价格剧烈变化,可能影响国内天然气采输企业的经济活动,可能成为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此外,公司不存在其他影响发展战略、经营计划实现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四、风险因素

(一)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因素

1、客户集中的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天然气领域的阀门执行机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橇装设备等装置,该行业的主要采购方为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管网等大型天然气开采和输送公司以及国内一流阀门设备供应商。公司主要服务的优质大客户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盈利,但在公司经营规模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导致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从而使得公司的生产经营客观上对大客户存在一定依赖。报告期内,按同一控制口径合并的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为73.24%。如果公司的主要客户由于产品、服务质量等原因终止与公司合作,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从而给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巩固在天然气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持续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维护与客户的稳定关系,保持既有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大新市场和新产品开发,拓展行业及产品链,减少对单一客户或产品的依赖,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2、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公司生产的阀门执行机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橇装设备等产品主要应用于天然气行业,产品的销售情况主要取决于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能源政策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所放缓,加之近年全球经济减速。虽然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但如果相关政策措施未达预期,导致下游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或项目建设周期延长,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化,根据行业及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经营重点,同时拓展行业及产品链,改变目前主营产品受下游需求影响较大的局面。

3、技术优势减弱及竞争加剧的风险

技术领先及优质的用户体验是公司产品取得超额收益的根本保障,如果未来国内竞争对手逐步缩小与公司的技术差距,或者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将影响公司的业绩表现。

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利用技术和现有市场资源,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发挥公司核心技术优势,保持技术领先水平,以产品优势带动业绩发展。

4、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瑜直接持有公司51.76%的股份,李瑜担任公司董事长,能够决定和实质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层任免。若李瑜利用相关管理权对公司的决策和管理等进行不当控制,可能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公司在经营决策、管理层任免、财务管理上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据可查、合规合法,同时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分权制衡,努力降低风险,保障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不受侵害。

5、票据结算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存在以承兑汇票的方式进行结算的情况。2021年及2022年,公司接受客户承兑汇票的金额分别为6,436.52万元和7,168.73万元。2022年以来,公司客户以票据结算的规模仍然较大,依然面临采用票据结算而导致回款周期延长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不断优化资金管理,合理运用融资及自有资金,保证公司正常经营不受影响,同时保持与客户的友好往来,加强收款力度,改善收款结构,缩短回款周期。

6、房屋未办理产权证书的风险

公司与成都市双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签署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取得了项目用地的《不动产权证书》,并已在该地块上建成房屋建筑物作为目前生产经营使用,但地上建筑物的不动产权处于完成规划许可阶段,后续流程仍在办理,尚未完结。由于该场地为公司主要经营场所,尽管场地所在的西航港开发区管委会、成都市双流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双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均已出具专项证明,表明公司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不存在法律障碍,至今也不存在因违反土地或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形,但公司仍存在无法办妥产权证而被拆除或被处罚的风险,从而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已安排专人跟进产权办理进度,不断推进办理流程,将继续积极对接属地政府部门,落实竣工验收等各项手续。

(二)报告期内新增的风险因素

报告期内无新增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