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城市 >

教体融合新窗口 江苏足球特色学校将超过2500所

来源: 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5-24 21:49:37

5月18日,我省正式被确定为全国6个足球改革试点地区之一。22日,我省召开2018年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现场推进会,计划到2025年有超过2500所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比现有数量将近翻一倍。

校园足球“遍地开花”

南京雨花台区实验小学是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副校长赵辉说,学校每周为不同年级学生打造一节特色足球课,“低年级是以球性练习、游戏为主,我们自编30多个游戏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到了三四年级进行技术训练,高年级以技术为主,渗透一些战术。”

南京市雨花台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林认为,校园足球理念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因此校园足球对中国足球的发展而言是在铸造根基,“根基牢固了,上层的足球竞技才会有新的惊喜。”

目前,我省有1383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京雨花台区等6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校园足球可谓是 “遍地开花”,已实现大中小学幼儿园各年龄段人口全覆盖。

校园绿茵场越来越多,师资缺口也在补齐。近年来,我省共培训相关教师6000余人次。同时,先后从高校及中小学校挑选30余名优秀体育教师参加教育部团组赴法国、英国参加培训。去年,还邀请德国足球青训团队对80名足球教师进行提高培训,从中选拔派出20名优秀教师赴德国参加培训。

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已建立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校内有足球嘉年华,校外有“校长杯”“县长杯”“市长杯”“省长杯”四级联赛制度,3年来,在各项校园足球赛事中,我省青少年足球成绩喜人。在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江苏省代表队在中学男子组足球赛中取得冠军。我省2名小女足运动员入选教育部德国培训团。

踢球尖子生成为“香饽饽”

5年前的“省长杯”足球赛上,今年中超备受关注、已入选新一届国家队的“超新星”黄紫昌还在业余组打拼。当时年仅16岁的他身披10号战袍,率领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队一路过关斩将拿到冠军,展现了超出一般人的身体素质和足球天赋。

黄紫昌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苏校园足球发展的初步成效。然而校园足球所搭建起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并非都能走上职业之路。他们的未来出路在何处?

去年底,经教育部批准,我省招收足球高水平运动队高校在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7所高校的基础上,增加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从事足球运动的学生升学出口越来越好,随着开展校园足球的高校数量增加,相信会有更多学生能够升入名校求学。” 江苏足球特色学校、雨花台中学副校长冯志强说,目前学校和苏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签订“生源基地”合作协议,接下来还将和南京大学等更多所高校签订相关协议。

中学生毕业以后往高校输送,原先是中学“求”高校,现在是高校“求”中学。“不少高校都在抢高水平的足球尖子,踢足球的孩子成了‘香饽饽’。”河海大学足球队教练汤波说,随着大学联赛广泛开展,几乎每个学校都要建立起一支一定水平的足球队,目前的足球尖子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表示,希望有更多高校和中学通过签订协议来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解决学生升学通道,同时也让高校更多关心、关注高中教学和教育,关注足球运动员的健康成长。”

可把足球列入选考项目

“校园足球是校园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说,“校园足球的目标是遏制当前学生体质下降。凡是遴选为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学生体质方面要做好表率作用,体质健康水平要高于其他学校。”

打通各个层次的升学通道,让对足球有热情的学生能够踢球、学习“两手抓”,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利好,对中国“教体融合”的改革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朱卫国说,校园足球已成为江苏“教体融合”的新窗口 ,我省将打造青少年运动员管理平台,为喜欢足球的孩子提供升学之路。“凡是在小学有校园运动员注册,在升学方面可以升到相应足球特色初中,不受学区限制。初中学生经过中考,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可以升入相应的足球特色高中。”

“校园足球,不能陷入‘说起来很重要,考起来就不要’的泥潭。”王宗平说,现在北京、广州等地已经把校园足球列为体育中考的一个选择项目,“江苏也要利用体育中考的指挥棒,进行相应改革。长跑、引体向上等体能类的项目不变,技能类项目不妨把校园足球列入选考内容。”(王 拓 王 甜)

关键词: 江苏 特色 足球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资讯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