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车辆通过武汉右岸大道开启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李晟锋 摄)
天津海门大桥。(本报资料图片)
【资料图】
温州瓯南大桥。(本报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何甜
通讯员 蒲凯伦 李晟锋
10月31日9时38分,在桥面现场人员指挥下,华中地区首座开启桥武汉右岸大道跨工业港开启桥试通车,车辆有序通过。
连日来,这座开启桥反复进行调试——
随着上升指令发出,4套卷扬提升设备开始运作,稳稳牵引着钢箱梁匀速上升,仅需9分钟,便从现有桥面位置,整体提升27米,相当于9层楼的高度。
随着下降指令下达,开启桥又缓缓下降,平稳落回原处,可升降钢箱梁与两边的固定桥面“镶嵌”在一起,桥面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开启桥是桥梁的一类,也叫活动桥或开合桥——既能打开,又能合上。一般来说,开启桥常见的开合方式有立转、升降和平转三种。
武汉右岸大道向北延伸至青山工业港,这是一条人工运河,作为武钢和青山船厂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连通长江。
跨工业港开启桥设计为升降式,桥面可像“坐电梯”般升高和下降。桥梁全长737米,其中可升降主跨104米,提升桥面最宽达46.2米,最大可提升27米,提升重量2650吨,提升长度、宽度、高度、重量等多项指标,创下同类型开启桥亚洲之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看到,四个白色塔柱矗立水面,直入云霄,整体造型如同舒展的树形,散发着艺术气质。桥面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两侧设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实现人车分离。控制中心设在桥下,24小时监控桥面车辆及行人安全。
据悉,中国共有10余座开启桥,和武汉这座开启桥同类型的,国内建成的仅有两座:天津海门大桥和温州瓯南大桥。
工业港为何要建如此罕见的桥型?主要为了满足通航需要,同时尽量节约成本。
武汉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解释,工业港是武钢和青山船厂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为保障汛期船舶顺利通航,右岸大道跨越港渠时,必须保障充足的净空高度。如果采用“一跨过河”,桥长将达到3公里左右,不仅建设成本翻倍,还会影响沿江景观和周边居民上下桥。改为开启桥后,桥梁体量大幅缩小,建设成本下降,对周边环境影响也可以降至最低。
开启桥常态化运营后,如何疏导交通?
记者在试通车现场看到,开启桥提升前,南端上桥处设有护栏和卡点,用于拦截社会车辆。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试通车,通过“两栏两守”四道安全防护模式,确保桥梁提升期间交通安全。在距离开启段前后5米处,各设置一道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警示标志和安全护栏,在桥梁引桥起点和终点再次各设置一道警示标志与安全护栏,安排专人值守。
这么重的桥面,如何平稳提升?技术人员揭开谜底:桥面提升动力来自4套卷扬提升设备,它们连接桥面钢箱梁和4个塔柱。工作人员通过电气控制,抬升或降低钢箱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保持步调一致。”
当桥面抬升后,路面交通就得暂时中断。武汉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开启桥将确定运维单位,后期将根据过往船只大小灵活开启,没有固定时段。为确保安全有序,开启前,交管部门与运维单位会对外发布通告。
武汉右岸大道北段工程由武汉城建集团投资建设,西起建设十一路,东至焦沙二路,与临江大道相接,沿武惠堤走向,全长约7.2公里,为城市主干路新建工程,双向6车道,沿途穿越武钢、青山船厂及中韩石化等大型工业厂区,中途下穿四环线,同时横跨工业港,河上采用开启桥形式上跨,是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联络通道。建成通车后,可将武汉中心城区通往武汉化工区的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进一步缩短为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