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环球看热讯:青年教师深陷内卷如何破?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3-04-13 08:20:16

教师内卷现象指教师由于过度竞争而引发的一系列消极现象,致使教师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给青年教师带来的直观感受便是:自己明明很努力,却还是感觉压力丛生;自己明明学了很多,却总是焦虑收获还不够;自己明明处理了很多事务,却总觉得没有任何成长可言。


(资料图片)

立足于青年教师的实际经历,细致梳理内卷现象的典型表现、原因和应对思路,很有必要。

深陷内卷的青年教师

“上职称”:急功近利

教师职称制度是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考评机制,但有限的资源供给与强烈的需求形成巨大的矛盾。青年教师为了争夺名额,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竞争砝码:如给自己和学生“增负”,只为提高学生成绩;备课内容“东拼西凑”,省下的精力安心备赛;对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置若罔闻,跟风关注课题申报热点……

这不禁让人深思:“上职称”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评聘过程中的一页页“佐证性材料”“支撑性文本”也许就像经济领域的货币,可以发挥价值尺度功能,如用来评价和衡量自己的工作业绩;也可以发挥交换功能,如给自己换来升职加薪的前途。

当青年教师的工作过程被无限制地量化和计算,其评聘职称的初衷也逐渐被异化为一个个“荣誉”“头衔”“称号”,整个教育环境留下的就是一种急功近利、你追我赶的状态。

“静不下”:心浮气躁

长久以来,人们都相信如果凭借勤奋和努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就会走向成功。但是,在绩效考评机制和“剧场效应”的作用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想法并非让青年教师更加明晰奋斗的意义,而是更多地感受到“被奴役和束缚”的压力。

有的教师陷入了“时间慌”:在“渴望成功”和“担心失败”的双重压力下,不把时间用在提升自我上,内疚、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便涌上心头;有的教师喜欢“赶场”,只要有讲座一准参加,只要有订阅课程必跟课,一星期下来至少有三到四个晚上是在浏览他人的内容中度过的。

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被校园工作与家庭琐事消耗,面对海量供应的“知识盛宴”,自身又能消化多少?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值得教师付出时间和精力。学多了,可能会让自己失去判断能力;听多了,自己的脑子可能会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走流程”:身心俱疲

任何预期目标的实现或良好结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扎实的过程,青年教师也正是通过和学生、家长、同事的互动过程方能成长。只不过,在绩效导向的“指挥棒”下,当上级部门的人为干涉、预设过多时,本该教师“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也就演变成了丧失生成意义和发展价值的“流程”。

如时下较为普遍的“留痕管理”,组织一场的培训初衷是希望教师能够全身心地倾听、交流、互动,而记录是为了促使教师将有触动的部分进行转化。但为了留痕,一些青年教师拿着笔记本从头记到尾,一门心思花在各种留痕上,却忽略了真正的吸收和消化。此时的教师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既缺乏理性的思考,也缺乏主体性的自觉,在不断完成“痕迹”和满足“指标”后渐渐平庸化、机械化,留下的也只是疲惫的身体和渐渐失去理想的自我

青年教师突围内卷的三个转向

理解“价值”:从“削足适履”到“扬长避短”

首先,价值有“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之分,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存在对错,但是却应存在主次。

太平洋布拉特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叫王鱼。它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的身上,由此它的体积也扩大数倍。后来,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附在身上的东西便一点点脱离王鱼的身体,这时候的王鱼自惭形秽,不断往岩石上猛撞,最终死去。其实附着在它身体上的不是鳞,本来就不属于它,只是一种附属物而已。附属物与王鱼的关系或可引发我们的思考:职称与自己的关系是什么?职称究竟能给自己带来哪些价值?提升自我本没有错,但如果把外在的、附加的价值看得过重,则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左右,忽略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要处理好“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关系。参与职称评聘是必要的,但并非盲目、被动地“裹挟”其中,而是要选择自己擅长的赛道和努力方式。

以论文的撰写为例,作为职称评选的必备材料,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准备,可什么样的论文才是在教师的“最近发展区”的?青年教师身在一线,接触的是活生生的学生,经历的是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育人实践。这个过程中总有让自己久久难忘的东西,可以是一节课,或者是某个学生,或者是自己的一个心得、一个败笔、一点困惑等。这些亲身经历和体会不一定比研究数据的说服力弱,科学数据也不是引发他人共鸣、给予他人启发的唯一方式?其实,量化数据、数理模型、科学公式只是辅助研究的工具,而非衡量论文质量高低优劣的唯一标准,要想写好实证性文章,关键在于研究者本人有没有深入教育现场,在尽可能真实还原情境的同时提炼背后的价值。

因此,与其一味地“削足适履”,像专家一样做“普适性”的研究、写“普适性”的论文,青年教师可以“扬长避短”,反思自己所在的工作经历,认真思考当前手头具备的素材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凝练为成果,或许“非论文”体裁的教育案例、课例、随笔、叙事更有助于表达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解决自己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理解“耐心”:从“急于求成”到“静水流深”

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将耐心理解为坚持、专心、默默等待乃至忍受煎熬。可处在信息爆炸、资讯泛滥的时代,我们的计划与安排面临着太多的干扰与诱惑,一味靠意志力来保持耐心并非长久之计。由此,我们需要借助于认知规律即理性的力量来提升耐心。

宏观层面,复利效应揭示了人们通过努力进而实现价值提升的过程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就像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前六个月毫不起眼,但到了雨水充沛的七八月份则以每晚一尺到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这是由于前半年里尖毛草一直在扎根,最深可达地下28米。很多时候,青年教师缺乏耐心正是因为看不到结果,或产生了“别人取得成功很容易”的假象,如果能够将复利效应记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全局,注意“扎根”,就可以明确自己当前所处方位和实际进程,而非盲目对标、错误攀比。

从微观层面看,“成长权重比”这一认知工具也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即相较于“学习之后的思考”和“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才是真正值得教师关注的。

从权重上,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以“边际递减效应”这一概念的学习过程为例,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后我便想到自己在管理班级中为什么常常“吃力不讨好”,于是我开始重视对学生的第一次表扬或批评,如学生作业完成得很好,我会努力找出细节,在适当场合让其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当学生第一次触犯校规校纪时,我会调整处罚力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后果的严重性。经过这次调整后,我发现同学们开始自觉配合我的日常工作,而我也轻松了很多,再也不用因班级管理不当而病急乱投医了。回顾这段经历,正是因为我能够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行动之后的改变”上,过程中获得的充实感、成就感适当抵消了自己“看不到希望”带来的无力感,进而跨越“学越多——越缺乏耐心——越学”的恶性循环。

理解“创造”:从“按部就班”到“独出心裁”

教师所谓的创造,就存在于教师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别人要求出来的,而需要教师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

一方面,青年教师未能发现创造的突破口,在于长期采用固化、单一的视角“应付”问题,即通过自认为“最省时省力”的方式应对各项事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里所说的“研究”并不是学术界所要求的严格、中立、客观的科学研究,而是以一种“研究的视角”审视日常,就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会在脑海里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解构;一个学建筑的人会审视建筑物背后的结构、美学和功能。

青年教师与其一味“从严、从重、从速”处理“问题学生”,不如抽出时间思考问题本身:为什么总有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这背后是否存在一些“规律”?如果找到这样的“规律”,是否可以防患于未然?如果这次假设失败了,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等等。如此思考看似费时费力,但当教师真正沉浸其中时,就能收获专业成长给自己带来的自我效能感,找到“创造”的突破口

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缺乏创造的动力,在于未能发现“留痕”对于改变自身、突破自我的意义。

“留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留”与“不留”差别究竟有多大,培根是这样认为的:“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自己读到一个道理后在脑子里想得挺明白,但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却磕磕绊绊;有时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侃侃而谈,但如果让自己写下来却不知如何下手。

这是因为“想、说、写” 这三种活动关联知识的数量和密度是不同的,“写下来”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脑中的知识储备。相比我们最终完成的“作品”质量如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创造”的动力:对一个道理、事项体悟更深刻、认知更清晰。

很多时候,青年教师之所以要么任由忙碌的工作支配、填满自己,要么在给自己带来快感的娱乐活动中无法自拔,恰恰是没想清楚下一步具体怎么做,以至陷入行动模糊、循规蹈矩的处境。写下来,不要拘泥于问题、格式、修辞,无论是自己一时的“头脑发热”,还是刹那间的“灵光乍现”,这就是在为将来创造出“独出心裁”的作品而积累素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提升与超越。

文 | 荣光耀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

荣根军 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政教处德育教师 

编辑 | 周彩丽

设计 | 董扬帆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