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高考与收入真相:孩子能力更多来自于家庭|今日快讯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3-06-30 10:33:33

孩子的能力,除了个人努力,其实很多程度上来自于家庭。父母应该发现了,真正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并不是孩子们,而是他们自己。

今年高考各档录取分数线和孩子们的成绩都出来了,家长孩子也完成了填志愿选专业。我当年是先填志愿后考试,很羡慕现在的制度。但我也比较幸运,1997年毕业的大学生只有80多万,容易就业,现在一年毕业的大学生1000多万,就业成了难题。


(资料图)

以前大家都说“上大学改变命运”,现在这么想的人少多了。中国的富豪,毕业于重点大学名校的少,普通大学的多,很多人甚至没上过大学。在普通人看来,大部分人的收入和成就,与大学排名的关系并不大。当然,大家也普遍感觉有个好爸爸要比上好大学对就业和发展更有帮助。这些认知有没有道理?今天我就来回答一下这个灵魂之问:挤破头上名校,到底值不值得?

曾任职清华大学的李宏彬教授与合作者详细研究了这个问题。一个方法是简单比较名校和非名校学生毕业时的收入。2010年毕业生数据显示名校学生的平均收入要比普通大学生高出26%,但这个差距大部分可以用学生高考分数展现的能力,专业,大学所在城市,学生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例如性别,父母收入,父亲教育程度等来解释。考虑这些之后,名校给毕业生额外增加的收入就下降到了11%。再进一步分析,这部分多出来的收入可以完全用英语成绩,担任学生领袖,和实习经验来解释。这就告诉即将上大学的孩子们要学好英语,多社交,多实习。

这个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女孩上名校毕业后的平均收入要比上普通大学高出22%,另外父亲受过好的教育可以帮孩子提高8%的收入。

但这个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比较范围太广,名校少部分尖子生就可以拉高平均收入,但这并不是名校教育本身的功劳。要把名校本身的价值体现出来,一个方法是只比较处在录取分数线上下小范围内(比如一本录取线上下20分区间)的学生在毕业时的收入。

因为分数接近,这些学生的能力差别不大,由于自愿填写或者城市偏好等原因,有些去了名校,有些去了普通大学。采取这个方法分析2010-2015年毕业生,发现上名校可以平均提高30-35%的收入。这么看来,挤破头进名校还是非常值得的。进名校不能保证你成为马云、马化腾,但大概率你会过得比其他人好。不过,名校带来的高收入并不代表毕业生更有机会进入到社会眼里的“精英阶层”,例如政府部门、国企、银行、拿到大城市户口等等,但拥有一个好爸爸可以大大提高这种机会,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过,这个方法还是有一些缺陷,一本录取线上下20分区间其实也不小了,很难说处于这个区间的人能力接近。如果只有一两分差距才合理,之所以放宽比较范围是因为要想真正进入名校,分数必须超出录取线一大截。

最合理的比较办法,当然是让同一个人同时去名校和普通大学读书,再比较毕业后的收入,但在中国高考制度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下文将提到在美国,是有办法把这个想法进行变通比较来实现的。

上述提到的还只是毕业时的收入差距,毕业5年,10年后的收入数据显示,能否“金榜题名”是人生一个巨大的分水岭。跨过一本分数线,高考分数越高的人,未来收入也越高;低于一本分数线,分数无论高低,未来收入都差不多。这听上去很无奈,但其实早就被大家感知到了,现在被大数据证实了。

现在很多中国娃都卷到国外了,中国家长们不惜争当“虎爸虎妈”,学术和体育培训一个不落,其他亚洲家庭也是一样“拼娃”,搞得周边的白人家庭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卷掉,都纷纷搬家。不过说实话,实现了“美国梦”的白人爸妈,也一样为了孩子不惜血本。如今私立大学的每年学费加生活费高达10万美元,但是只要简单看一下数据,常春藤等名校的毕业生,平均收入要明显比普通大学生高出一大截,父母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啊!

但收入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要清晰区分名校价值、个人能力、家庭影响,特别困难。美国两位教授Stacy Dale和Alan Krueger为了搞清楚名校的真实价值,脑筋急转弯想到了一个新方法,他们收集到了大量学生录取时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毕业时和30多年后的个人信息。很多人的SAT分数一样,但是有的去了名校,有的被拒去了普通大学,有的同时被名校和普通大学录取,但是选择放弃名校,可能因为离家近或者学费低,去了普通大学。

对比这三类人毕业时和30多年后的收入,出来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结果:对于样本里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上名校还是上普通大学,收入都没区别。只有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的孩子,才可以从名校获得额外的好处。

大白话就是决定一个能被名校录取的人未来收入和成就的,就是他本人的能力(或者父母的背景)。他去牛校或者去普通学校都无所谓,高考并不决定命运。他们真正做到了“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哪怕这个“金子”也许是父母的功劳。冷静下来一想,这个结果其实蛮合理的。中国很可能也一样,只不过我们没有条件进行这样的比较研究。

如果对大多数能够进入名校的人来说,名校本身并不带来额外的经济价值。问题来了,为什么家长们依然对名校趋之若鹜?毕竟这样的发现在美国会经由媒体广而告之,而变得家喻户晓(至少对有孩子面临升学的家庭来说)。

佛州理工的葛苏勤教授与合作者扩展了数据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男生来说,这个名校不带来额外经济价值的结论依然成立,家长们趋之若鹜也许只是为了打入名流圈,追求社会声望,获得非经济价值。当然,还有其他可能,例如家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低估了SAT分数在招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比较的是孩子从普通大学和名校可能获得的收入差距。另外一种可能是现在的美国名校在影响收入上,相比数据样本时代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但是女生很不一样,就读一所录取分数高出全美平均水平100分的学校之后,她们继续深造读研究生的概率会增加5个百分点,她们的收入会增加14个百分点,但是她们的结婚率会下降4个百分点。一旦结婚,她们与拥有更高的学位(和收入)的丈夫在一起的概率比普通女性高出8个百分点。这个发现也和中国类似,中国女生上名校毕业时的平均收入要比普通大学高出22%。

总结一下,从美国名校毕业的女精英通常工作时间更长、晚婚、晚育,所以她们的收入更高也是理所当然的。

总结来说,孩子的能力,除了个人努力,其实很多程度上来自于家庭。父母应该发现了,真正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并不是孩子们,而是他们自己!

肯定有人想知道国内和国外名校在创造价值上的差别,简单比较两者的毕业平均收入或者职业发展并不完全科学。现在,不难找到足够多的学生,同时被两者录取,但是选择去了其中一类名校,等他们毕业后这样的比较就可以进行了。期待有兴趣的读者完成这样的研究,与大家分享。

原创夏春 FT中文网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资讯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