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30岁的苏女士因感冒久治不愈来到医院就诊,入院后不足24小时苏女士突然心脏骤停,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后将她转送至湘雅医院,经诊断,苏女士患有。
该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达到90%以上,通过治疗后,苏女士恢复了自主心肺循环,目前各项生命体征均趋于平稳。医生提醒大家,一般来讲,感冒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但当出现喘气费力、胸闷、心悸、胸口有轻微疼痛,就要引起警惕,需立即前往医院就医,通过心肌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暴发性心肌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在网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爆发性心肌炎的其实并不少见,各个年龄段都有,那么,哪些人容易被暴发性心肌炎“找上门”呢?
图片来源于百度
爆发型心肌炎,
是指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凶险的急性重型心肌炎。临床显示,其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或)恶性心律失常,后者可导致阿斯综合征发作;此型患者如不被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很高,有的病例甚至发生猝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少年儿童、青壮年更容易“中招”
急性重症心肌炎可在各年龄段发病,但少年儿童及青壮年是好发人群,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肠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所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流感季节更容易发作,因此多见于冬春季节。此外,婴幼儿也常有出现,且病情多较重。
爆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
1.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凶险,且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
2. 临床上有以下情况要高度重视,及时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抢救
3. 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者:
① 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
② 末梢紫绀、皮肤湿冷、脉搏细弱;
③ 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④ 心动过速或奔马律。
4. 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而精神萎靡者:
① 暴发性心肌炎的首发症状常为心外症状,其中以腹痛、腹胀、呕吐为主;
② 当以消化道、呼吸道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的患者同时伴有不能解释的精神极差、明显乏力、面色苍白、末梢循环不良时,要考虑到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预防爆发性心肌炎?
一、适当休息: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者,应休息6至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甚至熬夜。
二、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劳,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饮食调摄: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五、体育锻炼:在恢复期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参加适当的锻炼,如散步、保健操、气功等,可早日康复及避免后遗症。心肌炎后遗症只要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可参加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舞、鹤翔庄气功、太极拳等,持之以恒,对疾病的康复肯定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