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暴雨导致基坑坍塌,工期延误 1 个月,光违约金就赔了 200 万”“塔吊突发故障坠毁,设备维修费加停工损失超 150 万”…… 在工程建设领域,这样的意外事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对项目经理和施工方来说,工期延误意味着违约金赔付、资金成本增加,设备损坏则直接导致施工停滞、投入打水漂,这些风险一旦发生,轻则让项目利润缩水,重则让整个工程陷入烂尾危机。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工程险正是应对这些风险的 “抗风险神器”,能为项目建设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工程险并非单一险种,而是一个 “保障组合”,其中最核心的两类险种 —— 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恰好能针对性解决工期延误、设备损坏等核心问题。以建筑工程一切险为例,它不仅覆盖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如暴雨、地震、台风)、意外事故(如火灾、爆炸、坍塌)导致的工程主体损坏,还能赔偿由此引发的工期延误损失。去年某市政道路项目遭遇台风袭击,路基被冲毁,工期延误 2 个月,施工方此前投保的建筑工程一切险,不仅赔付了 120 万的路基修复费用,还承担了 80 万的工期延误违约金,大大降低了项目的经济损失。
而针对设备损坏问题,工程险中的 “施工机具和设备险” 更是精准发力。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塔吊、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大型设备,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旦因机械故障、意外碰撞或自然灾害损坏,维修成本极高。某建筑公司曾在施工中因操作失误导致塔吊起重臂断裂,维修费用需要 60 万,且停工 10 天造成额外损失 30 万。由于该公司投保了施工机具和设备险,保险公司最终赔付了 75 万,涵盖了大部分维修费用和停工损失,让项目得以快速恢复施工。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险种不仅保自有设备,租赁的设备也能投保,对中小型施工企业尤其友好。
不过,很多项目方在投保工程险时,容易陷入 “投保即万事大吉” 的误区,导致真正出险时无法顺利获赔。最常见的问题是 “保障范围与项目需求不匹配”—— 比如做桥梁建设项目,却没附加 “水下工程特别条款”,导致水下结构损坏无法理赔;或者忽视 “免赔额” 约定,以为小损失也能报销,结果低于免赔额的费用只能自担。还有些项目方为了节省保费,故意隐瞒项目风险,比如隐瞒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出险后被保险公司查出,直接拒赔,反而得不偿失。
对项目方来说,选对工程险的关键在于 “按需定制”。首先要明确项目类型,房建项目重点关注主体结构和人员安全,桥梁隧道项目需附加地质灾害、水下施工保障,安装项目则要侧重设备调试风险;其次要根据项目规模和风险等级确定保额,保额过低无法覆盖损失,过高则会增加保费成本,通常建议保额与工程总造价、设备总价值相匹配;最后要仔细核对保险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和理赔流程,明确哪些情况能赔、需要准备哪些理赔材料,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工程建设本就是高风险行业,工期延误、设备损坏等问题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工程险,我们可以将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对项目方而言,投保工程险不是 “额外开支”,而是对项目、对团队、对投资方的负责。与其等到事故发生后焦头烂额地筹措资金,不如提前配置好工程险这一 “抗风险神器”,让项目建设每一步都走得更安心、更稳健。
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支公司
咨询电话:0575-85681478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兴越路1520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保险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人保财险,我们会为你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