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清晨,滁州市民张健从家中出发,步行10分钟来到滁宁城际铁路琅琊山站。半小时后,他抵达来安县汊河站,走出站便无缝衔接坐上省际公交车,过汊河大桥,10多分钟便到达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公司上班。
“以前骑电动车上班,路上得耗费近两个小时;后来开车往返,早晚高峰频繁遭遇拥堵,既没节省时间,出行成本还高。”张健向记者坦言,滁宁城际铁路开通后,他的通勤时间直接缩短一半,舒适感更是大幅提升。谈及未来,他满怀期待:“等滁宁城际铁路南京段开通,通勤肯定会更便捷,两地同城化的梦想也将成为现实。”
(相关资料图)
列车行驶在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吕华 摄
2023年6月,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开通运营,为两地沿线企业、群众带来极大便利;跨越滁河的汊河大桥2022年5月改扩建后实现全幅通车,来往两地的通行车辆数倍增长;滁宁快速通道全线提升完成、G36宁洛高速改扩建提前建成通车,宁淮铁路、全椒至禄口高速、黑扎营大桥、南谯浦口一级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宁滁跨省公交班线已开通至7条,公交换乘无感对接……
“十四五”以来,滁州市持续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织密与沪苏浙地区的交通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长三角第三,一张内联外畅、覆盖全域、贯通长三角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交通一体化不仅缩短了通勤的时空距离,更让双城变同城的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诗意选择。“在这儿住了好些年,早把汊河当作自己的家了。”来自南京市鼓楼区的王静,2016年退休后和老伴搬到来安县汊河镇居住。王静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汊河镇安家,除了宽敞的居住空间、亲民的房价以及毗邻南京的地理优势,在这里看病、购药也实现了“一卡通行”、直接报销,每天都有来自南京的专家在汊河的医院坐诊。随着时光流转,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优美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和老伴愈发沉醉于这份闲适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活。
汊河镇临溪社区老年乐器班在活动。朱贇 摄
据悉,汊河镇临溪社区外来常住人口有1.6万人,其中一半是南京人,而另一半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省份的居民。社区组织了舞蹈队、书法班、乐器班等,并在传统节日组织包饺子、搓汤圆、包粽子等活动,让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老人走出家门,彼此成为朋友,增强对汊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体化发展,方便了生活,更促进了产业合作,让异地就业触手可及。位于汊河镇的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是从南京转移来的企业,厂区面积、工人数、销售额都比几年前有较大增加。操作工韩叙清、吴欣夫妻俩家住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孩子在江北新区上学,他俩每个工作日坐班车上下班,从工厂到家只需50分钟,跟在南京上班无异。“我们厂里大约有100名员工家在南京,一半坐班车上下班,一半自己开车,十几个人还在汊河买了房子。”韩叙清对记者说。
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吕华 摄
“十四五”以来,滁州市加快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探索“不破行政隶属、突破行政边界”的合作模式,共编规划、共设基金、共建园区、共同运营,如今已获批筹建省级开发区,累计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66个、总投资近1100亿元。
记者 罗宝 李邦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