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教育 >

5岁女儿问懵清华爸爸,孩子的“内驱力”是如何被我亲手毁掉的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3-05-04 08:20:13

每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都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天使。

想让这颗小小的好奇心迸发出无限的能量,父母一定要学会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做到不敷衍、不打击、多鼓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 | 西瓜妈

近日,一条“清华爸爸被5岁女儿问懵了”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据悉,这位爸爸名叫郝博伟,0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软件研发工作。

2017年女儿出生,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他发现女儿就像个“十万个为什么”,每天都会追着他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刚开始问题还比较简单,他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应对,可慢慢地女儿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千奇百怪。

比如:

“人为什么有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却只有一个嘴巴呢?”

“为什么猫狗没有绿色的呢?”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到了秋天,叶子又为什么会变色?”

.......

可能我们听着有些荒诞,可他并不这么觉得。

在他眼里,每一个问题都浓缩着孩子的疑惑和思考,他不想随便敷衍女儿了事,所以每一个问题都会耐心解答。

当女儿追着他问“爸爸,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会蹲下身,给女儿讲起“生命的起源”:

爸爸和妈妈相爱了,产生了一个爱情的结晶,这个结晶长大需要养分,于是就住在了妈妈的肚子里。

妈妈吃饭,他也获得营养,越长越大,当他可以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了,而这就是你。

当女儿对“为什么眉毛不长,头发会一直长”产生好奇时,他也会告诉女儿:

这是因为毛发生长周期一般长达3-7年,脱落周期只有3-4个月;

而眉毛的生长时间只有两个月,三个月脱落期,所以,眉毛就自然长不长了。

而当女儿想知道“老虎和狮子谁更厉害一些”时,他也会理性地给女儿分析:

从体型和战斗力上看,老虎赢面要大些,不过老虎是丛林之王,喜欢独来独往,而狮子是草原之王,是群居动物,所以,他们很难碰上面。

如果真的要单打独斗,老虎的赢面要大一些,但最后也很难说。

即使面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千古之谜,他也会耐住心,给孩子一个科学的解释。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回答。

当他无法解答女儿的困惑时,他会邀请女儿一起看书找资料,尝试一起解决。

在他眼里,没有离谱的问题,只有敷衍了事的父母。

后来,带着保护孩子好奇心的初衷,他还开设了自己的科普账号@清华圆子爸爸,成为了一个人形的“十万个为什么”。

两年下来,一共解答了200多个来自女儿和网友的“怪”问题。

他说,现在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爱问问题了,就是因为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没有给予尊重,及时回应,导致他们的求知欲被一点点磨灭了。

有些问题可能解释了,孩子也听不懂,但是,这会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好奇心的种子,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他就会想去学习。

而这就是“内驱力”

听完他的讲述,我陷入了沉思。

原来,孩子的内驱力不是“逼”出来的,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为什么。

然而,过去的我,从未意识到这一点。

想当初女儿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小话痨”。

大概从她两三岁的时候开始,她的小嘴就没闲过,每天都是带着问题跟着我跑:

妈妈,我为什么是你的孩子,不是别人的孩子?

妈妈,为什么冬天会下雪,夏天就不会呢?

妈妈,妈妈,为什么猫咪的眼睛是红色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呢?

.......

有时候我上厕所,她都会堵在门口,问个没完。

刚开始我都会回应,但时间久了就有点不耐烦。

有一次,实在忍不了了,便对她吼道:

哪有这么多为什么,天天说个不停,饭都堵不住你的嘴,再说话就别吃饭了。

女儿当时就愣住了,那是我第一次在她眼中看到了如此惊恐和错愕的神情。

我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发誓以后一定要再多点耐心,好好和孩子说话。

可没过多久,我就把誓言忘在了脑后。

记得当时我正在处理手头上的工作,女儿刚好从窗外看到一群呈人字形飞翔的大雁,于是就好奇地向我发问:

妈妈,大雁为什么要这样飞?

它们会飞到哪里,它们会不会累啊......

我按照她的问题,一一回答完了。

可没过一会儿,她又开始叽叽喳喳个没完:

为什么大雁有翅膀,我没有呢?

我怎么才能也飞起来呢?

......

我被问得耐心全无,就又对她吼道:

没看到我正忙着吗,能不能安静一会儿,不要打扰我!

女儿撇着嘴,沉默了几秒,走开了。

从那以后,女儿很久都没有来找我问过问题。

慢慢地,孩子话也变少了,对学习也总是无精打采,你不催她,她就能一直拖,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为此,我请教了很多老师和朋友,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根因。

直到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才是破坏孩子“内驱力”的罪魁祸首。

正是因为我的敷衍和打击,才阻断了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记得北大网红奶爸魏坤琳教授曾说过:

很多习惯说“不知道”的孩子,一开始最喜欢说的恰恰是“为什么”。

孩子的内驱力,是在每一个问题中被激发出来的。

真正高明的父母,应该去保护孩子的求知欲,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去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做到以下3点。

1. 给孩子创建安全的提问空间,让孩子“敢问”

看过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而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我怎么知道?你回学校问老师吧?上次不是才跟你解释过了吗?”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根据他们形状的属性,圆的车轮开起来是平稳的,而其他形状的车轮会颠簸。你还知道什么物体只能用圆形吗?”

面对孩子的提问,两种不同的回答,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过去的经验里,没有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由提问”的宽容度,以及对自己好奇心的支持,他们提问的冲动就会被慢慢地抑制住,丧失探究的欲望。

而过去的我,总是去阻止和打压。

从现在开始,我要以接纳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给他们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学习氛围,让他们可以勇敢地畅所欲言。

2. 孩子发问时,不要再说“等一等”或不回答

每次孩子问问题,你就说:“我忙着呢,等一下。” 两次或更多次后,孩子可能会停止询问。

把三个儿子都送进斯坦福的陈美龄,在分享教育经验时,说过一段话:

当孩子提问时,永远不要让他们“等等”或者不回答。

如果我在做饭,孩子问了一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也会关火回应他们,就说你问得真好。等一下我们一起去找一个答案。

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更多的未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相当于保护一个学霸的小火苗。

以后,当孩子再问我们问题时,如果正在忙,那就停下一会儿;如果不知道孩子问题的答案,那就试着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

再也不要用懒惰当借口,说孩子的问题太无聊了。

3. 回应时,多一点耐心,不再打断孩子的求知欲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短片作品《阿年》,里面的妈妈和女儿的对话,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为什么我们要怕年兽?”孩子问道。

“因为年兽很凶!”妈妈回答。

“为什么?”孩子继续发问。

“因为它会吃小孩呀!”妈妈故意做了个恐怖的表情和动作。

“为什么?”孩子并没有被吓到。

“小孩闻起来......很香啊!”

“为什么?”

......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妈妈依旧耐心解答。

塞德兹说:“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都带着无数个问题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点,再耐心点。

千万不要拒绝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仔细应对,不要让自己的不耐烦埋没了孩子的天赋。

过去的我,从未做到如此有耐心地去回答孩子一连串的“为什么”,但从现在开始,我决定努力去试一试。

好奇心重,肯发问的孩子,在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简单的苹果成熟落地,在其他人眼中就是稀疏平常的小事,可是牛顿产生了疑问,然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水烧开后,水蒸气把壶盖推开,这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可是瓦特产生了好奇心,最后发明了蒸汽机。

每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都是优秀、认真的提问者和思考者,家长是不是优秀的解答者直接关乎着孩子的未来。

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所有家长都应该去思考一个问题:

是让孩子尽可能学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题、考更高的分数重要,还是让孩子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

但其实两者并不冲突,只要允许孩子眼中有天马行空的世界,照亮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他们就能在探索中找到学习的意义,拥有自发的动力。

所以,孩子爱提问,是好事,值得我们蹲下身来好好回答,也值得我们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因为这颗“好奇心”的种子一旦种下,未来就一定会迸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支撑孩子走得更远、更宽广!

愿所有父母都能耐心地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与孩子一起探究真理,让孩子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出强大的内驱力。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